请问佛教中无我的概念与轮回是否矛盾?
栏杆拍遍
呃呃党众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03:24 只看该作者
请问佛教中无我的概念与轮回是否矛盾?
既然无一不灭灵魂,无一我存在,不过假名而已。那么,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恳请善知识给予解答。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永远不要跟我扯强国的淡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06:41 只看该作者
谁说的“无一不灭灵魂”?
灭与不灭,凭灵与缘之信息是否完整与强烈。
只知物欲,没有思想之行尸走肉,人死如灯灭。
轮回,乃灵之续缘。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07:12 只看该作者
我接触的大乘佛法里可谓没有灵魂之说。
轮回算是一种方便法,在未觉之前受业力所迫不在不在其间流转,一旦觉悟便知轮回也是幻象,即可归于涅槃。
所谓无我,不仅只是假名,概念这么简单,要在胜义谛的境界里体会无我、无无我。这也是我觉得佛教比其他哲学优秀的地方,是给出了简便可行的实践方法,在思辨之上还能切身体会,真是妙不可言。
以上是拙见,供您参考。
[ 本帖最后由 702781 于 2010-4-23 07:18 编辑 ]
nkpoper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08:37 只看该作者
我正好正在写这个内容,正好把和你这个问题有关的部分写完,就贴在这里吧:
永恒轮回
讲一点佛教的原理,也是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基本观点;与犹太一神教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大不相同。
佛教不承认灵魂的存在,却主张轮回,这个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没有灵魂,怎么轮回呢?其实很简单,下面是尼采的一段话,可以清楚地说明轮回的原理:
«««
“现在我死不复生,”你将说,“顷刻之间化为灰烬,灵魂也将像肉体一样死去。但我被纠缠其中的众多原因将再发生,——它将把我再造出来!我自身,就是永恒复归的众多原因的组成部分。我将与此日,此地,此鹰,此蛇同归——不是一个新的生命、更佳的生命或相似的生命——我将永恒地返回到这完全相等的、同一的生命,在最大与最小的事件中,再次教诲一切事的永恒复归。”
当然,这里我要声明一下的是:尼采说的这个人不是一般人,而是拜火教教主查拉图斯特拉,是某种意义上的完人,所以才会以完全相等的方式复归;佛教所讲的轮回,一般没这么精确,只要相似就可以了。
从藏传佛教的转世办法我们可以看到,认定转世的依据是相似性。探访转世灵童的人,会在孩子们的身上观察他们是否有前任活佛的特征,如果他们之间的很多习惯爱好都相吻合,就可以认定他可能是前任活佛的转世灵童。
人们可能对这种转世办法有一种很自然的,却不准确的理解,觉得这仿佛是拿着照片去机场接人,对上号了,就是他了。其实不然。拿照片去机场接人,那个人是谁已经固定好了,就算你拿着照片对上号了,这个人也可能不是他而仅仅是一个和他长得一摸一样的人。
但佛教却不承认灵魂,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固定好的前任活佛的灵魂需要我们去接;而是说,产生前任活佛的那些因缘业力,又把他再造了出来。只要灵童和活佛足够相似,我们就可以认为活佛转世了。
换言之,就是说:不是轮回造成的相似,而是因为相似所以被称为轮回。
我讲到这里,有人可能说了:哦,我明白了!所谓轮回,指的不是“我”的轮回,而是说一个与“我”相似的人还会再现,这种轮回还真没意思啊!
这个理解基本上是对的,但光说轮回就偏了。佛教的基本原理,用上面的视角看,也可以算“没意思”(当然实际上不是如此)。因为佛教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无我”。今生今世的“我”都是“无”的,轮回又岂能是“有”的?
佛教解释“无我”用意最多,我要是一一复述,几本书也写不完。索性用一个最简单的(就不管准确不准确了),也就是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世界是一个梦”这句话是不可证伪的。别的就不论了吧。
在“无我”的基础上,“轮回”是实际存在的,不是因为“轮回”真实,而是因为“轮回”与“我”的真实性没有本质区别。这个话应该能自圆其说了,不过到底为什么呢?
“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是,除了已经自证涅槃*的人以外,我们一般人总是认为“我”是存在的。为什么呢?这不是因为“我”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的生存意志(叔本华提出的概念,基本上就等于“生物本能”),告诉我们“我”是存在的。认定“我”是一个实体,昨天的“我”也是“我”,明天的“我”也是“我”,这些理念,并不是理性的结论,而是我们作为一个生物固有的本能。人类的生物本能当然是把自己看成是活着的,从昨天一直活到明天。
接下来是关键的部分:人类不仅仅是生物,而且是社会生物,社会性是构筑在人类本能之内的**,也就是说,社会性也是人类生存意志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并不仅仅认定自身的真实存在,整体的延续性也是人类本能中意识到的东西之一。这就是轮回的基础。
换言之,“我”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人类的生存意志告诉“我”,自己是存在的;“我”本来也是不能轮回的,但是人类的生存意志告诉“我”,自己是要轮回的。什么时候“我”真正悟道了,涅槃了,也就最终脱离了存在与轮回。
因为这个可能不大容易理解,再换种方式敷述一下:为什么我会认为,10年前的我和10年后的我,都是我呢?因为10年前的我、现在的我、10年后的我,都是很相似的,而且生存意志也告诉我,我就是这么生存下来的。为什么大喇嘛会认为他是转世而来的呢?因为他跟前任大喇嘛也是很相似的,历代大喇嘛承担其民族和宗教命运的意志,也是一如既往,薪火相传。
*:每次讲课或讲点什么,都会被概念的互相牵扯而发愁,因为不可能一次把它们都讲清,比方涅槃这个概念,我就不想讲,但是它确实需要出来。涅槃,就是对生存意志的一种否定,涅槃以后的人,不仅看清了自身的本质是“无”,而且是从感性上认识到了自身的本质是“无”。这就仿佛戒烟,你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强忍住不吸,不算圆满,看到烟都没感觉了,就是圆满了。涅槃就是对我执(我所执着的事)的一种去除,而且是从感性上的去除。去除以后,因为不再担心利害,生活就如同玩游戏了,而且是那种完全放松心情的玩(而不是痴迷者那种自虐式的玩)。可想而知,涅槃以后,也就跳出轮回之外了,因为轮回终究是由生命意志而产生的。
**:养过猫狗的人肯定清楚,你喂养的方式一样,猫狗对人的态度可是大不一样的。狗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它很容易把你看成是狼群中的头狼;而猫就没有狼群这样的社会组织,所以和你的关系就是另一回事。这就是社会性本能的作用。
灼眼のSABER
“君有疾在蛋上,不治将疼” “操,滚!”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1:43 只看该作者
佛教认为死后是以中阴的形式存在 这个东西我感觉有点类似灵魂 但和一般意义上的灵魂又不太一样
中阴的意思大概就是前生命终时的“死有”与后世再次转生的“生有”的中间,比如佛教认为中阴通过食用一种极为细微的香气而得以资生,中阴由于前世业报和福德不同,所食香也不一样,有福德者能够食用好香,无福德者只能食用恶香。根据所处六道不同,中阴容貌形色大小都不一样,而且据说中阴寿数不定,只有因缘和合、各种条件具备时才会转生,如果转生的因缘不能具足,中阴就会存在下去,有说阴寿是7天的,有说49天的,而且根据中阴不同的欲望能转生不同性别的生命
nkpoper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3:32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灼眼のSABER 于 2010-4-23 11:43 发表
佛教认为死后是以中阴的形式存在 这个东西我感觉有点类似灵魂 但和一般意义上的灵魂又不太一样
中阴的意思大概就是前生命终时的“死有”与后世再次转生的“生有”的中间,比如佛教认为中阴通过食用一种极为细微的香气 …
南传上座部佛教不承认死后是以中阴的形式存在的,这是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教义不同的几个要点之一。
中阴这种说法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它是轮回之中的一种自然的接续;但是强调它的时间长度和实质性存在,却显然跟人们办丧事的习惯有关…人们很难想象自己这边还在办丧事,死者那边(可能)就已经转世了。但是,只要稍微深想一下,中国式的祖先崇拜和佛教的转世轮回说之间的矛盾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调和的,所以中阴这个概念终究是多余的。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4:05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得对,所以我本人的回复里也是将看法局限在大乘,早期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是有灵魂说的,轮回说法的起因也应该是来自于印度教,而非释迦牟尼独创。
关于您最后与一句我的看法是,有关概念大概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了适应民俗,和儒教对接或者竞争而形成的,但如果没有中阴的概念,自然轮回就轮不起来了,所以在俗谛的学说上还是有其一定的意义的,但我重申,其在胜义谛看来都是方便法,是究竟实相的变现。
栏杆拍遍
呃呃党众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4:39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回答。看了nkpoper的回应,觉得很受启发。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轮回的主体其实是因缘偶合下的我执?
nkpoper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4: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楼 702781 的话题
你说得对,呵呵,是方便法。
叔本华在讲永生的时候,曾经这么说过:假定你可以永生,但是你必须有一个月的时间无知无觉。如果这个可以接受,叔本华就接着说:既然无知无觉,一个月也好,一万年也好,对你而言都是一样的。时间这么延长下去,永生和永死就没什么本质区别了……
在不能深刻把握“无我”的情况下,讲“轮回”,多少要有点误解什么的吧。
此外,个人以为“说一切有部”,对应了大乘佛教中的法相宗(有宗),有点“无中生有”的意思。虽然道理上非常精妙,但却流传不广,也不能算是佛教(上座部或大乘)的主流。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5:53 只看该作者
哦,这一点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既然是说一切有,认为本体恒有,则只认识到人无我但没有法无我,从菩萨的角度来说只是断粗分烦恼,显然是一种小乘学说。法相——唯识学说是显然的大乘佛法,只是和禅宗等空派略有不同,最后讲的似乎是大乘有宗,所以在我看来是有区别的。当然我本人对唯识、俱舍都没有什么深入阅读和研究,只算是抛砖引玉吧。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02 只看该作者
发完上面这段又思索了一下,因为说起法相宗,想起来唯识学说里面的第八识,从某种角度看过去第八识似乎就有灵魂的含义,这个问题期待其他朋友展开讨论解惑。
nkpoper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12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以为,大乘与小乘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小乘讲:法有我无,大乘讲:万法唯识(套用法相宗的说法)。这个地方的“有”,并不是“说一切有”的“有”,也不是“有宗”的“有”。
有宗的“有”,个人理解似乎指的是“阿赖耶识”是有的;“说一切有”的”有“,意思也差不多。只不过“有宗”有明确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的根源;而”说一切有“,则没那么清楚的概念,仅仅认为诸法有其不变的自性或法体。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17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觉得有关这些理论我还是要好好的思考,在思辨上寻找一下答案,在实践中我觉得还是禅宗对胃口,哪有这么多七荤八素的道理累死人。
nkpoper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18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灵魂专指一种依附于人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死了以后,灵魂出窍。灵魂虽然不是活人,但是却保有活人大部分属性特征,甚至记忆(当然投胎后就没有了)。
换言之,灵魂就是生物脱离了其存在以后,又保有其属性的一种存在。这个当然是不可能存在的。
至于其它一些延续性的存在,并不能称为灵魂。阿赖耶识,个人以为与卡尔波普尔所说的”世界3“非常接近,如果从唯物主义角度讲,指的是整个世界在思想世界中的投射(当然唯物主义是没道理滴,不过这么说比较清楚);或者说,就是纯粹的法则。总之,它最多只是包括了人性,而不是以人性为主体的”灵魂”。
nkpoper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2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702781 于 2010-4-23 16:17 发表
所以我觉得有关这些理论我还是要好好的思考,在思辨上寻找一下答案,在实践中我觉得还是禅宗对胃口,哪有这么多七荤八素的道理累死人。
汗。我觉得别的宗倒是各有好处,唯独禅宗是骗人滴……或者说禅宗是碰运气滴,没道理可言。
DaemonEye
不河蟹的围观团团员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6:5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16:20 发表
汗。我觉得别的宗倒是各有好处,唯独禅宗是骗人滴……或者说禅宗是碰运气滴,没道理可言。
禅宗从生活总结禅道不蛮好
702781
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04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16:18 发表
个人以为,灵魂专指一种依附于人性的存在,也就是说:人死了以后,灵魂出窍。灵魂虽然不是活人,但是却保有活人大部分属性特征,甚至记忆(当然投胎后就没有了)。
换言之,灵魂就是生物脱离了其存在以后,又保有其 …
明白,不过这样下去会讨论到所谓“三次元”世界去了,成了灵修,到时我一贯不相信的东西。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39 只看该作者
先回楼主:
这个问题就是讨论胜义谛与世俗谛,或者说就是空和有的关系。
对于空、有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四派观点:经部、有部、唯识、中观,派别之间各有相同、相似、不同的地方。
《四宗要义讲记》对四派观点都有浅尝辄止的阐述,推荐楼主一看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4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08:37 发表
我正好正在写这个内容,正好把和你这个问题有关的部分写完,就贴在这里吧:
永恒轮回
讲一点佛教的原理,也是叔本华、尼采哲学的基本观点;与犹太一神教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大不相同。
佛教不承认灵魂 …
这一世活佛是前一世活佛的“再来”。不是相似,而是“再来”。
站在佛教的立场,你的“相似说”不被认同。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45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13:32 发表
南传上座部佛教不承认死后是以中阴的形式存在的,这是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教义不同的几个要点之一。
中阴这种说法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它是轮回之中的一种自然的接续;但是强调它的时间长度和实质性存在,却显然 …
“中阴”即“中有”,阿毗达摩中有明确记载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4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16:12 发表
我个人以为,大乘与小乘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小乘讲:法有我无,大乘讲:万法唯识(套用法相宗的说法)。这个地方的“有”,并不是“说一切有”的“有”,也不是“有宗”的“有”。
有宗的“有”,个人理解似乎指的是 …
大乘传承林立,唯识只是一个系统,不能以偏概全。
nkpoper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7:56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栏杆拍遍 于 2010-4-23 14:39 发表
谢谢大家的回答。看了nkpoper的回应,觉得很受启发。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轮回的主体其实是因缘偶合下的我执?
刚才没看见…我个人以为,轮回的主体确实是我执。
nkpoper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18:0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多吉 于 2010-4-23 17:43 发表
这一世活佛是前一世活佛的“再来”。不是相似,而是“再来”。
站在佛教的立场,你的“相似说”不被认同。
再来即相似(或全同),相似(或全同)即再来。因为灵魂不存在,”我“也是“无”,也就只能是这个结论了。也就是尼采所谓:
“现在我死不复生,顷刻之间化为灰烬,灵魂也将像肉体一样死去。但我被纠缠其中的众多原因将再发生,——它将把我再造出来!我自身,就是永恒复归的众多原因的组成部分。我将与此日,此地,此鹰,此蛇同归——不是一个新的生命、更佳的生命或相似的生命——我将永恒地返回到这完全相等的、同一的生命,在最大与最小的事件中,再次教诲一切事的永恒复归。”
查拉图斯特拉是这样的,活佛也是这样的。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20:2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3 18:00 发表
再来即相似(或全同),相似(或全同)即再来。因为灵魂不存在,”我“也是“无”,也就只能是这个结论了。也就是尼采所谓:
“现在我死不复生,顷刻之间化为灰烬,灵魂也将像肉体一样死去。但我被纠缠其中的众多 …
这一世与前一世是一,不是二,这点明确了就行
“我像你”有两个主体
“我是你”就只有一个主体
nkpoper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21: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楼 多吉 的话题
当然是一个主体,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就是一个主体吗!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3 23:51 只看该作者
所以”但佛教却不承认灵魂,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固定好的前任活佛的灵魂需要我们去接;而是说,产生前任活佛的那些因缘业力,又把他再造了出来。只要灵童和活佛足够相似,我们就可以认为活佛转世了。”是不对的。就是有一个“灵魂”(佛教称为神识)需要我们去接,不存在“再造”的情况。
并且,行为相似只是确认转世者的部分依据,主要还是依靠前一世的预言、打卦、降神、观湖影等的结果来判断。
nkpoper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00: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楼 多吉 的话题
你非要把“神识”等同于“灵魂”,那我只好说:这才是不符合佛教教义的。
活佛转世的办法,我当然知道。行为的相似性不仅是主要的依据,而且还是主要的目的,不然的话,转世制度还有什么意义?呵呵。至于占卜之类,只不过是辅助的手段罢了。这就比方说你要去北京,最终的目的当然是你这个人到了北京,至于你用什么办法,不管是坐飞机也好,还是坐飞毯也好,反正能到就行。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00:48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4 00:07 发表
你非要把“神识”等同于“灵魂”,那我只好说:这才是不符合佛教教义的。
活佛转世的办法,我当然知道。行为的相似性不仅是主要的依据,而且还是主要的目的,不然的话,转世制度还有什么意义?呵呵。至于占卜之类, …
使用“灵魂”这个词是为了随顺之前你的论述。你的意思是没有这么一件东西是在转世过程中被延续保存的,我要表达的是,有这么一件东西,你叫他灵魂也好、神识也好,无所谓。
行为的相似不是主要依据,这个我应该比你更了解。作为候选的孩子一般都只有一两岁甚至几个月,所谓行为相似只不过是让他们在数件相同的法器中挑选前一世曾用过的那件,或者突然叫出了某个弟子的名字,从中根本看不出前世的行事风格或者学识涵养,所以这些只能是辅助。
nkpoper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01:1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楼 多吉 的话题
汗。正因为是一、两岁的孩子才不需要什么学识涵养吗,前世活佛一、两岁的时候应该也照样什么都不懂的。活佛的学问还不都是后来学的。
话说回来了,我记得达赖喇嘛回忆录中说他小时候定为灵童以前,就曾经自己做游戏,弄个包袱背了,说要到拉萨去…应该也不止一两岁的吧。
至于你非说有那么一件东西…当然一定有那么一件东西,但是这个东西绝对不是灵魂,也不是类似于灵魂的东西。诸法因缘生,所有事物都有缘起,反正不是凭空而来的。
未来他老爸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15:56 只看该作者
建议参看陈兵的《生与死》,个人觉得比较靠谱
http://www.niwota.com/submsg/4366614/
未来他老爸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16:02 只看该作者
中文名: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 者: 陈 兵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字 数: 275千
版 次: 1994年11月第一版
页 数: 341
I S B N : 9787204026081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196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获哲学硕士。曾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助理研究员,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研究员、博导,兼河北禅学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著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佛教气功百问》《道教气功百问》《道教之道》《佛教格言》《新编佛教词典》《生与死》《重读释迦牟尼》《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参编《中国道教史》《道藏提要》《道教手册》《诸子百家大词典》等。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法音》《内明》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从事佛教心理学的研究,带有佛教专业的博士、硕士生二十多人。
本书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用通俗语言全面系统地揭示有关佛教生死轮回的奥妙,是一九九七年度在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最畅销的图书。
[内容提要]
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而对个人和社会又至为切近急迫的,是关于揭谜者自身的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外?人只是一架思维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灵魂”的半神灵?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生世?这些问题中,从生死之谜,尤其是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自远古以来,被社会多数人乃至全体信奉认同,据以建立人生观、伦理观、价值观,作为全部生活支撑点的对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所提供。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义体系最为丰富深厚著称的佛教,与多数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赖神灵救赎的宗教不同,是以智慧究明自身,以求解脱生死等痛苦为主旨,以“自净其心”、“如理作意”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以“缘起”的朴素辩证法观察生命现象,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究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备受诸苦。佛教对生命现象、宇宙全景论述之广度、深度、明晰度,确非世间同类学说可与伦比。
绪言
生死之谜——人类理智面临的尖刻挑战
以“智能生物”自命的人类,生来便陷入了智能与愚昧(用佛教术语,可称为“明与无明”)矛盾冲突的困扰中。诚如庄子所慨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浩渺深邃、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人每走一步,都必须燃起自心智能的火炬,去开辟道路。解谜,似乎是人的天赋使命。解不完的宇宙之谜,悬在人类文明征途上的一道道关隘,就像埃及金字塔前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司的考问,就像禅门宗师陷虎迷狮的重重“公案”,逼迫欲闯关夺路者交出答案。
所有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而对个人和社会又至为切近急迫的,是关于揭谜者自身的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只是一架思维机器,还是具有所谓“灵魂”的半神灵?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这些问题中,从生死之谜,尤其是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的基石。正如《中国哲学发展史》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有什么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魏晋南北朝》卷758页)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能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实际上,早在人类文明发轫的初始,远祖们就开始破解人类自身的生死之谜,提出了为全社会所信受的答案。只要是理智健全的文明人,若没有对生死之谜的解答作舵和桨,大概很难使自己的生命之舟启航和保持平稳。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从僧侣修士、哲人智者、英雄领袖,到守财奴、酒鬼淫棍、江洋大盗,无不有各自对生死问题的答案。即使他不承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必然在他的潜意识中萦绕盘桓。
人类破解自身生死之谜的途径,除了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海克尔所说研究灵魂本质的三种方法——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发生进化史的方法、哲学思辨方法,还应加上宗教的方法,总共不出四种方法。其中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法和发生进化史的方法,到近代才显发达,自然科学的方法在研究物质现象方面虽然大显神通,成果斐然,但用来研究研究者自身时,却最显软弱无力,至今尚拿不出足以强迫人信服死后有无续存的确证。哲学思辨方法带有主观性、艺术性和学究气,从来异说纷纭,各执其是,难得举世共认的准衡和科技成果那样能令人信服的效应,何况哲学思辨总是少数具特殊禀赋的哲人智士的职事,不易普及于民间。自远古以来,被社会多数人乃至全体信奉认同,据以建立人生观、伦理观、价值
观,作为全部生活支撑点的对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主要由各种宗教所提供。
多数宗教,实际上都以人们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为母胎,以对人生死之谜的解答为重要神学支柱,多宣扬人死后心灵进程并非终结,或灵魂永存,或轮回再生,行善者死后享福,作恶者死后受罪,以此创造劝善止恶的社会教化效益,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调节和平衡社会心理。在以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此类观念为全球各地的绝大多数人所深信不疑,在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对社会秩序的维持稳定,起着最为重大的作用。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多半人信奉各种宗教,相信灵魂不死和轮回再生之说。
宗教对人自身生死之谜的解答,或称作天降神授,或云乃古圣先知的训诫。虽然宗教理论家们也在用哲学思辨方法予以论证,但在多数宗教徒那里,大概主要是出于内心的宗教需要,作为一种绝对权威或国制习俗来信仰的。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宇宙之谜被一个个揭开,基督教等的上帝创世说被推翻,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等新知识的普及,使不少人自信人自身之谜已被揭破。宗教贬值,信仰转移于科学与金钱、确认人死永灭、无来生后世、无天堂地狱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紧跟在科技飞速发展、财富急剧增长后面的人欲横流、道德退化、环境污染。
其实,只要冷静考察自然科学对人自身认识的程度,便无理由妄称人自身之谜已全被揭破,无理由对人死后续存与否的问题作出决断的答案。人死永灭,仍然只是据尚不究竟的科学知识所作的哲学推论,确认其为真理,仍与宗教徒确认灵魂不死为真理一样,具有信仰主义的性质,无充足理由奉为科学结论。近现代的科学巨人,几乎无不承认科学对人自身认识浮浅,对灵魂、意识、死后有无续存的问题,持审慎态度。恩格斯在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关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成果后说,生命最初怎样从无机物中产生的问题尚未解决,至于死亡,
“或者是有机体的解体,除了那组成有机体实体的化学构成部分,再不留下什么东西;或者还留下某种生命的本原,即某种或多或少地和灵魂相同的东西。这种本原不仅比人,而且比一切活的有机体都活得更久。”(《自然辨证法·生与死》)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脑电科学权威F·C·艾克尔斯,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意识是先天本有的,大脑死亡后意识、自我是否以另外的形式复活并存在,“这是一个超越科学的问题,科学家应当忍住作出明确的否定的回答。”(《脑——
精神问题是科学的前沿》1975年)
最具挑战性的,是一类充斥古籍、超越时域而流传的与生死、灵魂有关,似乎在证明是灵魂不死、再生的特异现象,如记忆前世、活见鬼、脱体经验、濒死和死后复活体验、附体、借尸还魂等,并不因科学进步和人们不信此类现象而绝迹,总还是时有出现,在向人们透露出生死之谜的某种信息,因而总是有那么一些未必与宗教有关的人热衷于此类现象的研究,把它们列入心灵学、超心理学等研究课题。近几十年来,从各个角度对人自身的研究日益深入开拓,心灵学、超心理学研究是其中重要学科之一,在各大国家都设有专门机构。在中国,心灵学在三十多年中被列为禁区,判为迷信,直到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气功热潮兴起,禁区才被逐渐冲开,气功和与其相关的特异功能,被列为钱学森教授称之为“人体科学”的主要研究课题。在气功效应和特异功能现象中,当然也少不了那种似乎与鬼神、轮回转世有关的事件和体验,促使一些探索者去试揭其谜底,并使人自然联想到传统宗教尤其是佛教关于轮回转世,诸天鬼神等的说法。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义体系最为丰富深厚著称的佛教,与多数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赖神灵救赎的宗教不同,是以智能究明自身,以求解脱生死等痛苦为主旨,以“自净其心”、“如理作意”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高张“了生死”之标帜,以如实认识自己为课题,对宇宙之谜,尤人自身身心、生死之谜,有至为明晰的解答。佛教以“缘起”的朴素辩证法观察生命现象,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备受诸苦。在佛教看来,轮回过程中的生老病死等,乃至生命无常的本性,确实是苦,是生命的根本缺憾,如实认识生命秘奥,掌握超出生死轮回之道,自觉进行生命的变革进化,变生死流转、诸苦交攻的不圆满生命形态为“常乐我净”、永恒幸福、绝对自由的圆满生命,是人应有的奋斗目标和生命进化的终极归宿。佛经中,对人的身心结构、生死及生前死后的情状,天宫地狱、鬼神魔梵、诸佛菩萨罗汉,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国土,种种众生,描述至为详悉,展现了一幅极其广大壮阔、多层次、多结构的宇宙全景。佛教对生命现象、宇宙全景论述之广度、深度、明晰度,确非世间同类学说可与伦比。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揭示生死之谜、宇宙之谜,除了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进行论证外,据称主要依据的,是通过禅定修炼所开发出的超理性的天眼通、宿命通等神通智能的直观。佛教声称:佛祖释迦牟尼经过历劫精勤修道、勤苦探索,证得了圆满觉知宇宙实相的无所不知的大智能,揭破了种种宇宙之谜,发现并亲自证实了超出生死轮回之道,实现了生命的圆满变革,人只要肯依佛陀实践证明的道路修行,最终都能证同诸佛,无所不知,不生不死。
佛教之说,固非科学结论,属于宗教范围,信受与否,悉由各人自由抉择,但不论佛教之说是否正确,它起码是人类认识自己进程中的重要思维成果,是东方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及人体科学的宝贵遗产。从现代人的角度,重识佛学,继承精华,是当代人体科学等研究人自身的学科不容回避的课题。笔者专事佛教研究,多年来对生死轮回说特感兴趣,自身也曾有过一些与生死有关的特异体验,将众多佛典中有关生死轮回的说法作一番总结整理,提供给有关人士、人体科学研究者和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是笔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适有谢祥荣、严永奎二先生约请笔者写一本《生死与灵魂秘奥》的小册子,严永奎兄还热心提供有关资料,遂不顾病弱,欣然命笔。想不到题目太大,资料太多,尽管压缩,也还有二十七万言。这本书是以佛教轮回说为中心,对人类关于生死之谜的破解历程作一概略总结,以期启迪智能,开拓思路,唤起世人对认识自己的重视,有所裨益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人体科学的进展。
读者朋友们:生死问题,的确是做人应予考虑的大事,以解决此问题为中心的佛家学说,自是一个文明人,尤其是生活在东方佛教文化圈内的人所应知晓的常识,于此无知,是为遗憾。但愿您跟着笔者的笔锋,对人类及佛教关于生死之谜的破解作一番浏览,就当作一次传统文化的旅游观光吧,也会使您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获得益处。
倪维泉先生曾介绍了有关资料,严永奎、刘玉其、倪为国、索国云等同志的热心帮助此书出版,特致谢忱。
陈兵 1993年12月于蓉城
目录: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陈兵 著
目录
生死之谜——人类理智面临的尖刻挑战(绪言)
第一章 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
第一节 灵魂观念的渊源
第二节 从原始人的灵魂观到人殉与厚葬
第三节 古希腊罗马先哲的灵魂与轮回观
第四节 古印度的自我与轮回说
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
第一节 “了生死”与佛祖对轮回的思考
第二节 缘起法与生死轮回之中道观
第三节 佛典中对人死断灭论的批驳
第四节 迦叶和弊宿关于断灭论的问答
第五节 《大智度论》论证人死非断
第六节 “无我”说与对有我论的批判
第七节 无我与轮回的关系
第八节 关于轮回主体的再思考
第三章 “业”与轮回
第一节 “业”的含意及种类
第二节 业因果报定律
第三节 善恶果报与生死轮回
第四节 业性本空与业果相续
第五节 业由心造,回转有道
第六节 “野狐禅”公案
第七节 佛典中对宿命论等的批判
第八节 佛家因果说的伦理学价值
第四章 众生相种种
第一节 众生的类别
第二节 皆依食住,皆有生死
第三节 天界奇谈
第四节 似天非天——阿修罗
第五节 鬼神掠影
第六节 地狱漫游
第七节 畜生种种
第八节 《楞严》十仙
第九节 劫灾与众生之来源
第十节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
第一节 死亡诸相
第二节 藏密所说临死诸相
第三节 “中有”情状
第四节 《正法念处经》十七种“中有”
第五节 藏密所说“中有”境界
第六节 “中有”投生及人之出生
第六章 心识与轮回
第一节 生死唯由心所作
第二节 心的功能
第三节 业从惑起
第四节 惑由不如实知
第五节 “藏识持于世,犹如线贯珠”
第六节 生死唯一真心现
第七节 生死只在一念中
第八节 三层身心与轮回
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
第一节 人天乘道
第二节 二乘道
第三节 四果罗汉与辟支佛
第四节 大乘共道
第五节 菩萨三贤十地
第六节 佛果境界
第七节 圆顿秘密之道
第八节 度亡济幽
第八章 中土人士的生死观
第一节 中土生死观概观
第二节 儒家的功利主义生死观
第三节 道家的自然主义生死观
第四节 汉代关于形神关系的思考
第五节 中土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节 刘宋朝的神灭不灭之辨
第七节 萧梁、北齐的神灭不灭之诤
第八节 宋代以来的形神观
第九节 道教生死观
第九章 史料中的轮回事件
第一节 不昧宿因
第二节 活佛转世
第三节 借尸还魂
第四节 死后复生与神游
第五节 生摄冥职
第六节 亡魂鬼神托梦
第七节 死后来报与亡者现形
第八节 附体传语
第九节 见鬼神、闹鬼及其它怪异
第十节 佛教感应与因果现报
第十一节 对史料中轮回事件的检讨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
第一节 “再生人”何其多
第二节 濒死体验与临终视觉
第三节 脱体经验
第四节 魂灵、鬼及其它奇事
第五节 对有关生死的超常现象之解释
第六节 从佛法看心灵现象
对生死之谜破解历程的反思(结语)
理想青年狗
靓仔
3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16:06 只看该作者
看不懂了……
栏杆拍遍
呃呃党众
3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4 21:49 只看该作者
请问多吉兄,密宗认为是什么在轮回?识吗?
nkpoper
3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0:0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楼 未来他老爸 的话题
此文甚不靠谱。尤其是关于佛教的那一段。还什么“朴素辩证法”,汗死了。
归根到底,作者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上,根本就没有深入地考虑生死的问题。只是随便找了点诸宗教的东西,拿辩证唯物主义为标准,进行一翻贬低式的介绍。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3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0:21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栏杆拍遍 于 2010-4-24 21:49 发表
请问多吉兄,密宗认为是什么在轮回?识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轮回是世俗谛上的轮回。脱离了世俗谛,即在真义谛上,轮回毫无意义,因为缘起便是性空。
所以,轮回只能在世俗谛的范畴里被讨论,而世俗谛上的轮回即是神识在轮回,你说的没错。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3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0:26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未来他老爸 于 2010-4-24 15:56 发表
http://www.niwota.com/submsg/4366614/
陈兵好像和柯云路之类属于一流,喜欢把儒释道糅合起来、并搞些气功之类的旁门
佛教总嫌他不那么正宗
nkpoper
3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0:38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多吉 于 2010-4-25 00:21 发表
首先要明确一点,轮回是世俗谛上的轮回。脱离了世俗谛,即在真义谛上,轮回毫无意义,因为缘起便是性空。
所以,轮回只能在世俗谛的范畴里被讨论,而世俗谛上的轮回即是神识在轮回,你说的没错。
个人以为,神识,可以用阿赖耶识为一种比较吻合的近似,是万物的本源,不大适合称之为轮回的主体,虽然它确实是轮回的基础。这就比方说,一个人新陈代谢,人当然是新陈代谢的基础,但如果作为新陈代谢的对象,就比较远了,虽然可以这么说,但从语言习惯上,还是要把食物之类具体对象作为新陈代谢的对象比较好。
未来他老爸
3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1:11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4-25 00:08 发表
此文甚不靠谱。尤其是关于佛教的那一段。还什么“朴素辩证法”,汗死了。
归根到底,作者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上,根本就没有深入地考虑生死的问题。只是随便找了点诸宗教的东西,拿辩证唯物主义为标准,进行一 …
不是说这个序言
而是说书中谈轮回的
几个章节里的具体内容
nkpoper
3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1:40 只看该作者
看了《第七节 无我与轮回的关系》《第八节
关于轮回主体的再思考》无论是从论说看,还是从他引用的经卷、概念看,都是“从小乘入大乘”的模式,看似天花乱坠,实则并不需要脑子:因为这是古人早就来过一遍的,多读点经文什么的,照搬就是。
抛开脑子的有无,我要是说他说得不对,肯定有人会不干了,呵呵。我就不统一批了,有什么具体的争议再说吧,没必要无事生非。
我只说一点:信大乘的人,自然有其道理;但信上座部(小乘)的人,也不能是傻瓜吧?凡事都以大乘为结论,以小乘为不成熟的体现。这个…作为大乘信徒的认识,当然也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介绍性的文章,就有点混账了。
栏杆拍遍
呃呃党众
4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03:27 只看该作者
可是应该如何理解神识呢? 感觉上很不习惯啊 另外,附加问题,业的主体是什么?
nkpoper
4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10:5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楼 栏杆拍遍 的话题
根据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思路,就是“本质论”是无效的。举个例子,你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无从谈起,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本质就不同。如果是看病、找对象、入学、入党、出国、找工作,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人家要探究你的本质的时候,要探究的并不是一个本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本质”也是事物的一个方面,而非真的本质。
神识,个人以为,.其实就是世界的本质……
业的主体,个人以为,也是生存意志,或者说我执。
其实,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在对大众说法的时候,往往有这样一种倾向:
一方面,你要是追求功名富贵,他就会告诉你:这些都是空的。(而不会像别的什么人那样,只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另一方面,当你造孽的时候,他就会告诉你:这个肯定是要有报应的。
这些话当然也都对,但是显然是另有目的在内,所以我们知道就可以了,不能顺着他的思路(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往下推,推下去就矛盾了。
多吉
是日已过 命则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4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16:5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栏杆拍遍 于 2010-4-25 03:27 发表
可是应该如何理解神识呢? 感觉上很不习惯啊 另外,附加问题,业的主体是什么?
神识还有个名字,叫作“自相续”。这个词可能更有助于理解。但是各派对于“自相续”的定义也有区别,比如有的承许储存各种善恶记业的阿赖耶识,有的则不承许。大致来说,我们可以将神识理解成“记忆”。业的主体和轮回的主体基本上是统一的,即神识。
“我执”是业的原因之一,而非nkpoper所说的主体。是心识因为“我执”而造业而有轮回,并非“我执”在早业在轮回。
nkpoper
4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4-25 18:23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楼 多吉 的话题
你的最后一句我承认你说得对。
blisdom
4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7-3 12:30 只看该作者
实相是无我,入境后产生我执(着相),轮回的主体便是”我”。缘起论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