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泽克论《阿凡达》:土著的回归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8 13:32 只看该作者

齐泽克论《阿凡达》:土著的回归

占士金马伦的《阿凡达》,诉说一个伤残的前海军的故事:他被派往一个遥远的、住着蓝色皮肤原住民的星球,他的任务是渗透该族群,以及游说他们让其主顾开发该星球上的天然资源。经过一连串复杂的生物控制技术,主人公终于操控得到一个年轻的原住民躯壳,即其「avatar」。

这班原住民极具灵性,并与大自然和睦共处(他们能把一条由自己身体长出来的尾巴装东西,插进马儿或大树里,与牠们沟通)。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然会与某位漂亮的原住民公主相爱,然后拯救该星球,协助他们把人类侵略者扫出家门。电影的结局,主人公甚至将其灵魂由他残缺的躯壳,转移到原住民的躯壳,破釜沈舟地成为原住民的一份子。

电影的3-D效果,加上其结合真实演员及数码动画处理等,应令《阿凡达》与《Who Framed Roger Rabbit》 (1988)及《The

Matrix》 (1999)等相提并论。上述电影,主人公都被卡于日常的现实及一个想象的领域——即《rogerr rabbit》的卡通世界,及《the

matrix》的数码现实——还有《阿凡达》的星球里被数码处理过的日常现实。不能不察的是,《阿凡达》的叙事虽然表面上是在同一个「真实」的现实里发生,但我们需处理的——在根本的符号经济的层次上——究竟是两层现实:一层是见怪不怪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世界,另一层是住满原住民,在大自然过着近亲相奸的生活的幻想世界。(千万别将这层现实与真实地被剥削的人民的悲惨现实混淆)由此观之,电影的结局就是主人公彻底地由现实移民到幻想世界,如在《the

matrix》里,neo决定重新沉浸回到母体里。

然而,这不表示我们应该更「真诚」地接受现实世界,从而否定《阿凡达》。事关如果我们从现实中减除幻觉,现实将失去基本的一致性,结果会是瓦解。我们并不是要从「要么接受现实,要么选择幻觉」里二选一:如果希望改变或逃出社会现实,我们首先是要改变幻觉,因幻觉把我们妥妥贴贴地装嵌在现实里。正因为《阿凡达》的主人公并没有达成这改变,所以他的主体位置,不过是拉康就萨德所言的「被其幻觉所骗」(le

dupe de son fantasme)。

因此,不难想象,若《阿凡达》有续集的话,大概会是几年(或…几个月)的幸福过后,主人公开始感到某种奇异的不满,甚至开始想念那个腐败的人类世界。不满的产生,不仅因为再完美的世界迟早也会令我们失望。完美的幻觉,正正就是因为其完美,才令我们失望:完美意味着我们——带着这幻觉的主体——在其中根本没有位置。

[……]

金马伦的前作《titanic》,真是一套邮轮撞向冰山的灾难片吗?要留意的是灾难的一刻:撞船发生的一刻,正是在两人确认其感情关系并回到甲板之后。更要命的是,在甲板上,当女主人公告诉其爱郎,当船到纽约后,她便会选择随他远走高飞,情愿与她的真命天子过咸鱼白菜的生活,也不要虚伪、腐朽的上流社会生活。

正正在这一刻,船便撞向冰山了,彷佛要防止其实竟无疑问将会发生的真正灾难。真正的灾难是甚么:当然是到达纽约后两小口的生活。我们当可大胆假设,日常生活同住之难,会将他们之间的爱摧毁。换言之,撞船的发生,不过是为了拯救他们之间的爱,维持某种幻觉(即如果撞船不发生,他们便会永远快快乐乐在一起)不致破灭。在最后一刻,男主人公难道不是提供了更进一步的暗示吗?当他冻得快要呜呼时,女主人公竟然是抱着浮木安然无恙。女主人公知道她快要失去爱郎时,一边说「我不会放弃你的!」说时迟那时快,她一手便把男主人公推开了。

为何如此?因为男主人公功成,便身退了。最表面的爱故事之下,《titanic》其实还有另一个故事要说:一个被宠坏的富家女的身份危机。她感到迷茫,不知如何是好;迪卡比奥因而不只是她的爱郎,他的真正身份是一个「消失的中界」(vanishing

mediator),其功能是复原她对其身份的自觉,与及人生目标。他冻死于北大西洋前的说话,并不是与爱人临别的话语,而是一个传道人的讯息,忠告她要对自己诚实。

我们不应轻易被金马伦膏浅的「荷理活马克思主义」(即他粗陋地标榜草根阶层,以及卡通化处理富人的残暴和贪念)骗倒。他对穷人的同情下其实还有一层反动的迷思,这迷思最早于

Rudyard Kipling的Captains

Courageous已完整地展开。故事指一个面对危机的年轻富人,经过一段短时间的实牙实齿贫困生活后,终于回复其生命力。换言之,潜藏在他们对穷人的慈悲里的,其实不过是吸血鬼式的剥削。

今时今日,荷理活看来已逐渐抛弃这种生产情侣的方程式。dan brown的angel and

demon无疑就是首部改编流行小说的电影,把小说里原有的男女主人公的性爱场面在电影版本里删掉。荷理活原有的传统恰恰相反:小说原本没有的性爱场面,电影版本都会加插进去。

[……]

《阿凡达》白人娶了原住民公主而成为大王的故事,其忠诚地追随传统的生产情侣方程式,其对爱的幻觉的深信不疑,令之成为一个意识型态上保守、守旧的电影。而其高超的计算机特技将这根本的保守性深深的埋藏。然而,不难发现的是,埋藏在这政治正确的主题(老实的白人支持环保的原住民,抵御「军事-工业」复合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下的残暴种族主义母题:一个下身残废而被地球抛弃的人,有能力转个头便便羸得美丽的原住民公主欢心,并协助一班土著保卫其星球。电影告诉我们,原住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人类拯救,要么被人类消灭。换言之,他们若不选择成为帝国主义现实的受害者,便得乖乖饰演白人幻想中早已分配好的角色。

正当《阿凡达》横扫全球票房时(不足三星期已大收十亿美元),一件与《阿凡达》剧本何其相似的事情却在发生。印度的住着东加里亚空达(dongria

kondh)人的奥利沙邦(state of

orissa)北边的山区,被卖了给矿业公司,并计划大肆开采当地丰富的铝氧石(该矿床估计价值四万亿美元)。拒绝坐以待毙,一场毛派(纳萨尔派分子

Naxalite)的武装叛乱因而爆发。

Arundhati Roy于《印度现况》杂志里,如此描述这帮毛派的游击队:

几乎全部由穷得绝望的的部落人民组成,他们活于长期饥饿的状态——那是比得上非洲撒哈啦沙漠南部地区程度的饥荒。他们在印度所谓独立六十年后,仍然未能获得任何教育、医疗和法律补偿。几十年来他们不断被无情地剥削,小商人持续地欺骗他们,警察及林业部门的人员像攞正牌地强暴他们的妇女。一直以来,因为一批毛派的同志与他们一同生活、工作及并肩作战,他们才能走上一条夺回他们尊严的道路上。部落人民今天拿起他们的武器,也是因为政府一直以来除了给他们带来暴力与忽略之外,甚么都没贡献过,今天甚至还要夺走他们唯一的财产——土地。……他们相信若今天再不为土地而战,便无异于被歼灭。这班衣衫褴褛、营养不良的部队,当中好一部份士兵连火车、巴士和小镇都没见过,现在正为生存而战。

印度总理把这叛乱形容为「单一最大型的国内安全威胁」;商业媒体把他们描述为极端地反对发展,媒体也不再报导「伊斯兰恐怖主义」了,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赤色恐怖主义」。无怪乎印度政府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府印度中部森林里的「毛派大本营」。在这场战争中,两方的确都诉诸大型武力,而毛派的「人民公义」也不是省油的灯。然而,对于我等自由派的品味,无论这里的暴力是多么惹人讨厌,但我们却无任何资格谴责之。为甚么?他们的状况,正正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乌合之众:印度纳萨尔派的反叛分子是童叟无欺的饥民,他们连生命最低限度的尊严都被剥夺。

此情此景,金马伦的电影有甚么位置?没位置:奥利沙没有矜贵的公主等待白人英雄来诱惑她及帮助其部落人民,只有一班声名狼藉的毛派在组织饥民。电影让我们能操作一种典型的意识型态区别:同情被理想化了的原住民,同时否定人民真实的斗争。欣赏《阿凡达》及仰慕原住民反叛的观众,有所有理由在恐惧中否定纳萨尔派份子,把他们打成杀人成性的恐怖主义者。真正的na

‘vi族人躯壳其实就是《阿凡达》本身——电影已经替代了现实。

原刊:三月四日new statesman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8 13:33 只看该作者

James Cameron’s Avatar tells the story of a disabled ex-marine, sent from

earth to infiltrate a race of blue-skinned aboriginal people on a distant

planet and persuade them to let his employer mine their homel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Through a complex biological manipulation, the hero’s mind gains

control of his “avatar”, in the body of a young aborigine.

These aborigines are deeply spiritual and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ey

can plug a cable that sticks out of their body into horses and tree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Predictably, the marine falls in love with a beautiful

aboriginal princess and joins the aborigines in battle, helping them to throw

out the human invaders and saving their planet. At the film’s end, the hero

transposes his soul from his damaged human body to his aboriginal avatar, thus

becoming one of them.

Given the 3-D hyperreality of the film, with its combination of real actors

and animated digital corrections, Avatar should be compared to films such as

Who Framed Roger Rabbit (1988) or The Matrix (1999). In each, the hero is

caught between our ordinary reality and an imagined universe - of cartoons in

Roger Rabbit, of digital reality in The Matrix, or of the digitally enhanced

everyday reality of the planet in Avatar. What one should thus bear in mind is

that, although Avatar’s narrative is supposed to take place in one and the

same “real” reality, we are dealing - at the level of the underlying symbolic

economy - with two realities: the ordinary world of imperialist colonialism on

the one hand, and a fantasy world, populated by aborigines who live in an

incestuous link with nature, on the other. (The latter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miserable reality of actual exploited peoples.) The end of the film

should be read as the hero fully migrating from reality into the fantasy world

the matrix.

This does not mean, however, that we should reject Avatar on behalf of a more

“authentic” acceptance of the real world. If we subtract fantasy from reality,

then reality itself loses its consistency and disintegrates. To choose between

“either accepting reality or choosing fantasy” is wrong: if we really want to

change or escape our social reality, the first thing to do is change our

fantasies that make us fit this reality. Because the hero of Avatar doesn’t do

this, his subjective position is what Jacques Lacan, with regard to de Sade,

called le dupe de son fantasme.

This is why it is interesting to imagine a sequel to Avatar in which, after a

couple of years (or, rather, months) of bliss, the hero starts to feel a weird

discontent and to miss the corrupted human universe. The source of this

discontent is not only that every reality, no matter how perfect it is, sooner

or later disappoints us. Such a perfect fantasy disappoints us precisely

because of its perfection: what this perfection signals is that it holds no

place for us, the subjects who imagine it.

The utopia imagined in Avatar follows the Hollywood formula for producing a

couple - the long tradition of a resigned white hero who has to go among the

savages to find a proper sexual partner (just recall Dances With Wolves). In a

typical Hollywood product, everything, from the fate of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to asteroids hitting the earth, is transposed into an Oedipal

narrative. The ridiculous climax of this procedure of staging great historical

events as the background to the formation of a couple is Warren Beatty’s Reds

(1981), in which Hollywood found a way to rehabilitat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rguably the most traumatic historical event of the 20th century. In Reds, the

couple of John Reed and Louise Bryant are in deep emotional crisis; their love

is reignited when Louise watches John deliver an impassioned revolutionary

speech.

What follows is the couple’s lovemaking, intersected with archetypal scenes

from the revolution, some of which reverberate in an all too obvious way with

the sex; say, when John penetrates Louise, the camera cuts to a street where a

dark crowd of demonstrators envelops and stops a penetrating “phallic” tram -

all thi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inging of “The Internationale”. When,

at the orgasmic climax, Lenin himself appears, addressing a packed hall of

delegates, he is more a wise teacher overseeing the couple’s love-initiation

than a cold revolutionary leader. Even the October Revolution is OK, according

to Hollywood, if it serves the reconstitution of a couple.

In a similar way, is Cameron’s previous blockbuster, Titanic, really about the

catastrophe of the ship hitting the iceberg? One should be

attentive to the precise moment of the catastrophe: it takes place when the

young lovers (Leonardo DiCaprio and Kate Winslet), immediately after

consummating their relationship, return to the ship’s deck. Even more crucial

is that, on deck, Winslet tells her lover that when the ship reaches New York

the next morning, she will leave with him, preferring a life of poverty with

her true love to a false, corrupted life among the rich.

At this moment the ship hits the iceberg, in order to prevent what would

undoubtedly have been the true catastrophe, namely the couple’s life in New

York. One can safely guess that soon the misery of everyday life would have

destroyed their love. The catastrophe thus occurs in order to save their love,

to sustain the illusion that, if it had not happened, they would have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 A further clue is provided by DiCaprio’s final moments.

He is freezing in the cold water, dying, while Winslet is safely floating on a

large piece of wood. Aware that she is losing him, she cries “I’ll never let

you go!” - and as she says this, she pushes him away with her hands.

Why? Because he has done his job. Beneath the story of a love affair, Titanic

tells another story, that of a spoiled high-society girl with an identity

crisis: she is confused, doesn’t know what to do with herself, and DiCaprio,

much more than just her love partner, is a kind of “vanishing mediator” whose

function is to restore her sense of identity and purpose in life. His last

words before he disappears into the freezing North Atlantic are not the words

of a departing lover, but the message of a preacher, telling her to be honest

and faithful to herself.

Cameron’s superficial Hollywood Marxism (his crude privileging of the lower

classes and caricatural depiction of the cruel egotism of the rich) should not

deceive us. Beneath this sympathy for the poor lies a reactionary myth, first

fully deployed by Rudyard Kipling’s Captains Courageous. It concerns a young

rich person in crisis who gets his (or her) vitality estored through brief

intimate contact with the full-blooded life of the poor. What lurks behind the

compassion for the poor is their vampiric exploitation.

But today, Hollywood increasingly seems to have abandoned this formula. The

film of Dan Brown’s Angels and Demons must surely be the first case of a

Hollywood adaptation of a popular novel in which there is sex between the hero

and the heroine in the book, but not in its film version - in clear contrast

to the old tradition of adding a sex scene to a film based on a novel in which

there is none. There is nothing liberating about this absence of sex; we are

rather dealing with yet more proof of the phenomenon described by Alain Badiou

in his Éloge de l’amour - today, in our pragmatic-narcissistic era, the very

notion of falling in love, of a passionate attachment to a sexual partner, is

considered obsolete and dangerous.

Avatar’s fidelity to the old formula of creating a couple, its full trust in

fantasy, and its story of a white man marrying the aboriginal princess and

becoming king, make it ideologically a rather conservative, old-fashioned

film. Its technical brilliance serves to cover up this basic conservatism. It

is easy to discover, beneath the politically correct themes (an honest white

guy siding with ecologically sound aborigines against th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of the imperialist invaders), an array of brutal racist motifs: a

paraplegic outcast from earth is good enough to get the hand of abeautiful

local princess, and to help the natives win the decisive battle. The film

teaches us that the only choice the aborigines have is to be saved by the

human beings or to be destroyed by them. In other words, they can choose

either to be the victim of imperialist reality, or to play their allotted role

in the white man’s fantasy.

At the same time as Avatar is making money all around the world (it generated

$1bn after less than three weeks of release), something that strangely

resembles its plot is taking place. The southern hills of the Indian state of

Orissa, inhabited by the Dongria Kondh people, were sold to mining companies

that plan to exploit their immense reserves of bauxite (the deposits are

considered to be worth at least $4trn). In reaction to this project, a Maoist

(Naxalite) armed rebellion exploded.

Arundhati Roy, in Outlook India magazine, writes that the Maoist guerrilla

army

is made up almost entirely of desperately poor tribal people living in

conditions of such chronic hunger that it verges on famine of the kind we only

associate with sub-Saharan Africa. They are people who, even after 60 years of

India’s so-called independence, have not had access to education, health care

or legal redress. They are people who have been mercilessly exploited for

decades, consistently cheated by small businessmen and moneylenders, the women

raped as a matter of right by police and forest department personnel. Their

journey back to a semblance of dignity is due in large part to the Maoist

cadres who have lived and worked and fought by their sides for decades. If the

tribals have taken up arms, they have done so because a government which has

given them nothing but violence and neglect now wants to snatch away the last

thing they have - their land . . . They believe that if they do not fight for

their land, they will be annihilated . . . their ragged, malnutritioned army,

the bulk of whose soldiers have never seen a train or a bus or even a small

town, are fighting only for survival.

The Indian prime minister characterised this rebellion as the “single largest

internal security threat”; the big media, which present it as extremist

resistance to progress, are full of stories about “red terrorism”, replacing

stories about “Islamist terrorism”. No wonder the Indian state is responding

with a big military operation against “Maoist strongholds” in the jungles of

central India. And it is true that both sides are resorting to great violence

in this brutal war, that the “people’s justice” of the Maoists is harsh.

However, no matter how unpalatable this violence is to our liberal taste, we

have no right to condemn it. Why? Because their situation is precisely that of

Hegel’s rabble: the Naxalite rebels in India are starving tribal people, to

whom the minimum of a dignified life is denied.

So where is Cameron’s film here? Nowhere: in Orissa, there are no noble

princesses waiting for white heroes to seduce them and help their people, just

the Maoists organising the starving farmers. The film enables us to practise a

typical ideological division: sympathising with the idealised aborigines while

rejecting their actual struggle. The same people who enjoy the film and admire

its aboriginal rebels would in all probability turn away in horror from the

Naxalites, dismissing them as murderous terrorists. The true avatar is thus

Avatar itself - the film substituting for reality.

Slavoj Žižek is a philosopher and critic

The Academy Awards ceremony is on 7 March

草料场老军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8 14:03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自己翻译的?高!!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8 14:06 只看该作者

晕。译文是网友从一个香港网站上拷贝来的。本人没那水平。

:)

Len

烂烂 @lennyrotten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8 14:08 只看该作者

看过Slavoj Žižek的The Pervert’s Guide to Cinema,很好。推荐!

nkpoper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0 00:33 只看该作者

如果非要联系现实的话,阿凡达里面最虚假的,还不是他们打败了殖民者,这个在历史上是有的,比如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最虚假的,是说土著人“什么也不需要”。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大的地区(封闭的岛屿不算),土著人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也只有经常打仗的民族才能生存下来,并有了那么一点打败殖民者的可能。这种嗜好必然导致他们对武器的需要,而且他们肯定也有别的需要,姑且不论。

纯洁高尚的野蛮人只属于幻想世界。邪恶无耻的野蛮人,当然不是野蛮人的全部,却是有的,正如邪恶无耻的文明人也是有的。

顺便讨论一下:纯洁高尚的文明人有没有呢?作为个体,有(野蛮人也一样)。作为国家社会级别的群体,则没有;除非当他们富裕到不成问题以后,才会在某些特定问题上体现出他们的纯洁善良来;只有当他们已经不缺什么了,才可能慷慨大度而无所求。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0 15:3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kpoper 于 2010-3-10 00:33 发表

如果非要联系现实的话,阿凡达里面最虚假的,还不是他们打败了殖民者,这个在历史上是有的,比如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最虚假的,是说土著人“什么也不需要”。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大的地区(封闭的岛屿不算),土 …

就人性的晦暗而言,我们一直处于原始社会。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2:2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朱翠 于 2010-3-10 15:37 发表

就人性的晦暗而言,我们一直处于原始社会。

就说话的语气而言,你一直处在学生时代。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2:32 只看该作者

这篇可以对照阅读

大开眼戒还是双眼紧闭?

https://1984bbs.com/viewthread.php?tid=36992

学院左派们的绝地反击,早已成为无力的词语游戏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2:34 只看该作者

————————————————————————————————————

可是,本应承担起这个希望的美国左派却让罗蒂痛心疾首。他指出越战之后美国左派发生了分裂与蜕变,政治左派基本消失了。左派残余退缩到了学院,大搞“身份政治”、“他者研究”,蜕变成了文化左派,从而与社会实践脱离了接触,无法为民主制度、社会福利、教育改革等具体问题提出方案。他建议文化左派不应该沉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而无当的批判,而是和一切认同美国理想的人联合起来,参与制定具体的政治纲领,参与制定一个《人民宪章》,参与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方案,重新成为政治左派。因为他认为,右派从来不主张改革,从理论上讲,为争取社会正义而斗争的左派才是有希望的。为此,他借谈到这里,《筑就我们的国家》一书的写作目的就呼之欲出了。理查德·罗蒂之所以呼吁左派复兴与团结,是因为一个偶然性的世界更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左派是应该担当这个责任的。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归根结底是对偶然的珍惜,对人类自由的珍惜。

————————————————————————————————————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755628/

————————————————————————————————————

对偶然的珍惜

西闪/文

“不存在真理。”在一本书的开篇,理查德·罗蒂很干脆地宣布。作为新实用主义的开创者,当代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和“今日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正是以“不存在真理”的哲学态度赢得了广泛的关注。正因如此,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哲学家会出版一本谈论弘扬爱国主义,讴歌民族自豪感的小册子。在罗蒂的概念中,真理、正义不是一些落伍陈腐的词汇吗?而它们不是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吗?难道,这个善变的罗蒂又换了面孔?

可是这样一本书已经摆在了书架上,书名是《筑就我们的国家——20世纪美国左派思想》。

说罗蒂善变,并非没有根据。如今已经75岁的罗蒂当年是一位神童般的人物。就像他在《筑就我们的国家》中提到的那样,还是婴儿的时候,他就被一些著名的纽约知识分子在膝盖上举上举下,7岁的时候就在万圣节晚会上给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递小三明治。15岁,他已考入芝加哥大学,接着又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最初几年,罗蒂是新古典主义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的信徒,但是很快他承认施特劳斯“不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转而投向严格的分析哲学训练。但基本上这一时期的罗蒂研究的还是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一路下来的哲学。这种哲学被称作“第一哲学”,是一种探寻事物必然性的哲学,或者所谓真理体系。后来罗蒂渐渐对此产生了怀疑,直接反映就是他的巨著《哲学和自然之镜》。在这本书中,他以分析哲学方法,对第一哲学展开了全面而有效的攻击。之后,罗蒂继而提出了新实用主义的新哲学。他的基本观点是,追求真理与追求人类较大幸福之间并无不同,因此哲学的目的不是解决那些似乎亘古不变的问题,而是对人类具有治疗性的,将那些曾经困扰前人的问题予以消解。

与研究必然性为目的的第一哲学不同,罗蒂的新学说的基础是“偶然”。以偶然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并非始于罗蒂,坚信世界有一套始终处于支配地位的永恒真理的人与反对这种观念的人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可是尽管以赛亚·伯林后来成功地从思想史中发掘出反对者的些许思想火种,但不得不承认,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进步,那些反对者的观念大多数被时光掩埋,并不再具备多大的力量。而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之所以对于大多数哲学家来说既诡谲又危险,是因为罗蒂既对传统哲学了如指掌,又经过了比较先进的分析哲学方法训练,面对来自各方的诘难,他能做到应付自如。

罗蒂说,按照一般常识人们知道,空间和时间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是人类心灵状态之外的原因所造成的结果,因此世界不是人类创造的,它自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人类的语言是人类所创造的,真理也是一种人类语言,是无法独立于人类心灵而存在的。虽然“世界存在那里”,但是如果不借助人类的描述,世界也就根本不存在真或假的问题。因此,“真理是被制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到的。”

在罗蒂的哲学中,偶然性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在他看来,人类的语言跟兰花以及类人猿的变异一样,不过是许许多多纯粹偶然的结果,人们使用这一个词指代某个事物而不用另一个词,纯属偶然,其后果往往是不可思议和前所未有的。

既然追求真理与追求人类较大幸福之间并无区别,既然要致力于消解问题、治疗人心,那么就注定了罗蒂的哲学就不是一种高塔中的冥思,而是一种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意图。事实上,罗蒂的新实用主义为处境尴尬的哲学寻找到了一条新路,那就是放弃哲学以往自比王者或者“超级科学”的傲慢态度,宣称哲学不是什么真理体系,而是开启心智的知识、审美和道德实践。他这种以退为进的思路,重新肯定了哲学在这个“哲学终结”的时代里的价值。

那么,假如永恒真理已从我们的话语体系中清除,人类应该团结在什么样的共识之下呢?或者说,替代真理的,人类要追求的所谓“较大的幸福”是什么?以前的真理哲学尽管面临死亡,但毕竟在人类进步中起过重大的作用。与之相对的,以追求幸福为依归的希望哲学如何在人类进步中起推动作用,这是罗蒂必须予以回答的。我想,这也是《筑就我们的国家》一书的根本成因。罗蒂的回答必须是新实用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也应该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有力支撑。

在一本重要的论文集《偶然、反讽与团结》中,罗蒂从偶然性的基点出发,进一步阐释了自我的偶然性和自由主义社会的偶然性。他借用伯林的话说,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差异,在于前者了解到个人信念只具有相对的有效性,但却能够坚定不移地捍卫这些信念。罗蒂认为,这些信念中也包括自由。所谓自由就是“对偶然的承认”。可见,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本质上还是一种自由主义。

在《筑就我们的国家》中,罗蒂一再强调弗洛伊德的主张:“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所做诸多实验之一,而不是大自然的设计之极致实现。”而这种实验,既呼应穆勒所说的“在生活中实验”,也呼应杰弗逊和杜威形容美国的民主制度时所使用的“实验”一词。

在书中,他极力推崇惠特曼和杜威的观点,把美国看作是“在有限的、人的、历史的努力中领会终极意义的一次机会”。在他看来,自由主义社会的众多偶然中,美国是最有可能在地面上建立起乌托邦的。在这个乌托邦中,一个高度公平文明的社会梦想“取代了关于上帝意志的知识,取代道德律令,取代历史法则,取代科学事实”,总之,以希望取代真理。因此,需要注意的是,《筑就我们的国家》中的国家是特指美国,书中的民族自豪感是特指美利坚民族的自豪感。

偶然、自由、实验,在罗蒂看来都是未完成的、动态的过程。

可是,本应承担起这个希望的美国左派却让罗蒂痛心疾首。他指出越战之后美国左派发生了分裂与蜕变,政治左派基本消失了。左派残余退缩到了学院,大搞“身份政治”、“他者研究”,蜕变成了文化左派,从而与社会实践脱离了接触,无法为民主制度、社会福利、教育改革等具体问题提出方案。他建议文化左派不应该沉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而无当的批判,而是和一切认同美国理想的人联合起来,参与制定具体的政治纲领,参与制定一个《人民宪章》,参与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方案,重新成为政治左派。因为他认为,右派从来不主张改革,从理论上讲,为争取社会正义而斗争的左派才是有希望的。为此,他借谈到这里,《筑就我们的国家》一书的写作目的就呼之欲出了。理查德·罗蒂之所以呼吁左派复兴与团结,是因为一个偶然性的世界更需要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左派是应该担当这个责任的。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归根结底是对偶然的珍惜,对人类自由的珍惜。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3:2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1 12:27 发表

就说话的语气而言,你一直处在学生时代。

俺只是想说,人性一直如此。无论原始社会还是现在。

前段时间八四盛行人品鉴定机,五毛鉴定机。如今又来个鉴定别人是学生还是老师的人呐。久仰久仰。:)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3:33 只看该作者

哈哈,俺所怎么惹着这位了。原来是安替儿的粉丝儿,说实话,你那偶像儿的文字对俺来说实在不值一看。

有理说自己的理儿贝,就主楼的的文字有什么意见好好的交流贝。又是攻击,又是搬别人的家伙塞在帖子里,那可是上海滩小瘪三惯用的手段。

[ 本帖最后由 朱翠 于 2010-3-11 13:34 编辑 ]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3:57 只看该作者

开个玩笑,反应这么大。

我没有“攻击”你的意思。是觉得这些文章有可以连起来看的地方,有一种脉络在里面。所以放在这里。你想多了。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3:58 只看该作者

我不算是安替的粉丝吧。当然,对他做事情的态度是很佩服的。

您的儿化音好不自然啊。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00 只看该作者

以前曾经觉得安替写的东西很没有味道,不论是观点还是行文。最近在改观。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02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1 13:57 发表

开个玩笑,反应这么大。

我没有“攻击”你的意思。是觉得这些文章有可以连起来看的地方,有一种脉络在里面。所以放在这里。你想多了。

哈哈,那就算俺想多了。俺现在开始少想一点。

其实,我更希望看到你自己对此文的观点与看法,而非别人的:)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04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1 13:58 发表

我不算是安替的粉丝吧。当然,对他做事情的态度是很佩服的。

您的儿化音好不自然啊。

当然不自然啦,对粉丝儿来说,安替儿就是他们的安琪儿,神圣不可触碰。俺是故意滴。哈哈:)不是就算啦,算俺多想了,算俺多说罗。学林志玲大姐多累啊,你说是不是?

好啦,谈正文吧。不谈就不糊扯蛋了,都煎成焦的了。

[ 本帖最后由 朱翠 于 2010-3-11 14:06 编辑 ]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09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齐泽克。

很多时候,我觉得,对一些思想精英,说喜欢或者不喜欢就够了。精英有精英的过人之处,精英与精英之间才能产生对话或冲突,我们的思维远不够强有力地对他们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我们普通人有我们普通人的位置,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包括更适合自己的思维生活,精英思想家们的思想,看看就行了,非要去够着他们却够不着,挺没意思。尽量做到不卑不亢吧。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17 只看该作者

左派是活泼、找茬而有魅力的。右派是残酷、无情地一向正确的。

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我就去读右派,奥地利学派那些无趣的人。

想看看人活着能有多折腾,就去看看左派,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什么的,以前没明白,看了那篇影评,我升华了,这位爷太能折腾了……

罗蒂嘛,是个正经老头。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4:44 只看该作者

哈哈

从你的回贴看

彭克

俺觉得你应该换个ID

叫彭恰恰。

奢侈的愿望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8:30 只看该作者

纪实版应该就是《海豚湾》

海豚据说智商很高,语言也比较复杂,可是就是没办法反抗。如果有感情的话应该很痛苦。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18:3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楼 奢侈的愿望 的话题

原来一直对日本人印象不错,最近注意到捕鲸、海豚湾这些事,对日本人骨子里的野蛮不禁打了个冷战。

是什么使日本人相信自己直到战败6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权挑战西方世界定下的文明标准?而且是以如此暴力的方式。

花木蓝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20:08 只看该作者

留爪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22:42 只看该作者

文明越文明,也就越虚伪。右派的文明是次一级的虚伪,左派的虚伪是最高级的虚伪。

文明必须在虚伪中解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史的走向就是大家彻底虚伪起来,最终,在当肠胃上的素食主义者之后,我们去当政治和经济上的素食主义者。

nkpoper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22:4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楼 花想容 的话题

宰动物不算暴力,和战争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日本人这么干,最痛心的人恐怕是希特勒了,他是动物保护主义重要先驱之一。

风餐露宿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22:5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1 14:17 发表

左派是活泼、找茬而有魅力的。右派是残酷、无情地一向正确的。

想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时候,我就去读右派,奥地利学派那些无趣的人。

想看看人活着能有多折腾,就去看看左派,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什么的,以前 …

总结的好啊,天天右派的,虽然大部分是正确的,但是多无趣啊,找些左派用来调剂也不错啊。

风餐露宿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1 23:0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10-3-11 18:37 发表

原来一直对日本人印象不错,最近注意到捕鲸、海豚湾这些事,对日本人骨子里的野蛮不禁打了个冷战。

是什么使日本人相信自己直到战败6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权挑战西方世界定下的文明标准?而且是以如此暴力的方式。

打猎是西方很普遍的传统运动。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09:56 只看该作者

“电影已经代替了现实”,指的该是日常生活的虚拟化,多数人(为《阿凡达》叫好的那些观众与影迷)生存在拟像世界而不自知,何谈去面对真正的现实问题?

人类越文明就越进入了幻像世界,而非什么“虚伪”。虚伪是人性的一种,虚伪不成影像。动不动拿左与右区别思想,是颇为僵化的想法。有的人很可能站在十字路口,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旁观者、反抗者,而不是非左即右,非此即彼。当然,我说的不是齐泽克。

[ 本帖最后由 朱翠 于 2010-3-12 10:01 编辑 ]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1:27 只看该作者

你生活在齐泽克、包的里亚提供的幻象世界里。任何一个哲学家提供的建构或解构世界的方式,都是在使用自己制造的视觉发生器,你不小心借他们的视觉发生器一窥,然后就觉得自己看到了真实世界?这是个问题。你我还远不具有制造属于自己的视觉发生器的时候,现在抨击别人生活在幻想世界里为时十分过早。

超然视角是因为站在系统之外,自身没有利益牵涉,比如齐泽克、包的里亚,学术明星,有钱,学术自由,能说,所以超然。在中国我很难想象有人能两者完全做到。做不到,然后还自觉“站在十字路口,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旁观者、反抗者”,精神错乱。齐泽克也看阿凡达,包的里亚也上电视,你可以说他们这是更超然了,我倒觉得不用把他们太当回事了。他们呆在现实和理论的最安全地带,他们是回避者和大话精。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1:3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2 11:27 发表

你生活在齐泽克、包的里亚提供的幻象世界里。任何一个哲学家提供的建构或解构世界的方式,都是在使用自己制造的视觉发生器,你不小心借他们的视觉发生器一窥,然后就觉得自己看到了真实世界?这是个问题。你我还远不

可惜,精神错乱的是你。哈哈,我没有说我达到了,我更没有说我看到了什么真实的世界。倒是你一会儿虚伪,一会儿喜欢齐泽克云云。齐泽克的观点有的可以,有的也是胡说八道。我把这篇文章放这里是来讨论的,不是让彭恰恰先生来“喜欢”齐泽克的,说实话,文本只是文本,文本不是你的恋爱对象,谈什么喜欢。如果你知道什么是讨论的话。

我所说的见证者、反叛者、旁观者恰恰不是这两个人。什么有钱啊,超然啊,本雅明粘不着边吧?你很难想象是你的想象域仅仅处于在84胡乱卖弄。一会儿左派一会右派的胡扯。

彭恰恰先生,我看你最适合去跳恰恰舞,那种肢体上的醉意与精神错乱,看起来颇美。:)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1:55 只看该作者

暗暗积攒的报复心很隐忍而强大啊。

说齐泽克虚伪就不能喜欢齐泽克了?他不是教主吧。我喜欢很多虚伪的人,只要这种人有其他更招人喜欢的特质。讨论应该是成文的来往,在我看来这里只是个闲聊的地方。你说把文章放在这里让人讨论,听上去你是课堂教师,不过你连导言或概论都没有,就不要奢求过高了。文本就是文本,不要搞得跟羊皮卷原始本一样,大姐,你每一句话的教徒气味都有点太浓郁了。

“我所说的见证者、反叛者、旁观者恰恰不是这两个人”,但在你的话里,你没有指向任何人,而且是放在这个帖子里——这是思想的幽浮还是精神的错乱?你不能要求每个人,至少不能要求我非要和你心心相通不可。对了,说到本雅明,这个阴湿脆弱敏感的可怜虫,就因为穷和学途不顺,所以他的气质和齐泽克、包的里亚是完全不同的,他是作为受害者的克制着要变成精神病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喘息,而齐泽克和包的里亚则是优裕闲人的指手画脚。以后别又搬出别的学术大拿来,这已经要扯的没边拉。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3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2:05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彭克 于 2010-3-12 11:55 发表

暗暗积攒的报复心很隐忍而强大啊。

说齐泽克虚伪就不能喜欢齐泽克了?他不是教主吧。我喜欢很多虚伪的人,只要这种人有其他更招人喜欢的特质。讨论应该是成文的来往,在我看来这里只是个闲聊的地方。你说把文章放

额,又成了暗暗的报复心了?先说别人是学生,一会是精神病,一会是教徒,一会是暗暗的报复心。在俺看来,齐泽克就一西方哲学史上的厨子。他喜欢一锅烩。你说他虚伪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也是什么粉丝儿面条儿?俺在前面的楼里都说过了,就此文的内容讨论。当然,是俺误会了彭恰恰先生,彭恰恰先生是来消遣的不是来讨论的,这是俺的错。对不起。另外:彭恰恰先生,本雅明在生活里是不是可怜虫是另外一回事情,至少在俺看来他的思想一点也不可怜,甚至闪光点点。

告诉你个人体学常识:人除了左手和右手以外,还有个脑袋。切记切记。

好了,你的舞步就那么三步。彭——恰——恰。恰——恰——彭。

俺不奉陪了,浪费时间:)

[ 本帖最后由 朱翠 于 2010-3-12 12:11 编辑 ]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3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2:09 只看该作者

朱翠的脑袋是朱翠的脑袋,彭克的脑袋是彭克的脑袋,不是齐泽克、包的里亚、本雅明的脑袋。能明白这一件事,很多事情就都好办了。

好,课堂教师愤而出走,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了。姐姐你走好!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3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2:1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朱翠 于 2010-3-12 12:05 发表

原帖由 朱翠 于 2010-3-12 12:05 发表

本帖最后由 朱翠 于 2010-3-12 12:11 编辑

引用:

原帖由 朱翠 于 2010-3-12 12:05 发表

俺不奉陪了,浪费时间:)

编辑后又有新内容啊。12:05 到12:11 ,为此您浪费了六分钟时间。

彭克

twitter:@meichaofeng

3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2:22 只看该作者

依依不舍。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3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2:5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风餐露宿 于 2010-3-11 23:00 发表

打猎是西方很普遍的传统运动。

英国已经要停止猎狐运动了,查尔斯王子反对了下被鄙视了。

法国再过几年就不能填鹅做鹅肝了,中国将成为最大的鹅肝酱生产国。

风餐露宿

3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7:38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10-3-12 12:59 发表

英国已经要停止猎狐运动了,查尔斯王子反对了下被鄙视了。

法国再过几年就不能填鹅做鹅肝了,中国将成为最大的鹅肝酱生产国。

我说的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