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将成为一种陋习

南北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1 22:57 只看该作者

藏书将成为一种陋习

南北

读万言书,不如念一字诀。

毫无疑问,我的这篇议论,假如被那些以藏有多少多少书为炫耀资本的人看到,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藏书有公共藏书和私人藏书之分。前者大多以公共图书馆的形式出现,属于公共事业,不在我这里讨论的范围。我说的是后者,是分布在一些或富裕或贫寒或宽敞或狭窄家庭中的私人收藏。我们通常也会根据一个人有无藏书或藏书多寡,来判断这个人的学问和品位。

公共藏书,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自然是越多越好,读者越多越被视为成功。私人藏书却基本是为藏者个人服务的。那些已经成为学者、专家、作家、诗人或教授的人,或者想要成为这些人的人,无不对于藏书情有独衷。这首先是自己用着方便,就像人想要盖房子,必定要事先积累砖瓦木料,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料齐了,足了,再花费些人力技巧,房子也就成了。著书立说做学问,也大抵如此。

但是,事情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出乎人们的想象力之外的。改变这样一种千年不变读书做学问方式的,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已经熟知,但依然算是新生事物的互联网络和手机。随着人们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特别是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功能越来越丰富的手机的迅速普及,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的大量出现,以及手机版本电子书的涌现,私人大量收藏图书的习惯,渐渐就将成了一种陋习。

藏书,且是一种自私和浪费,也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间接侵害。因为书籍出版所必须的印刷及包装材料,纸张、油墨等等一系列物品,都是林木毁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更何况大量人力、运输等其他方面的投入,就更是资源消耗巨大。而电子图书基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我这个观点,毫无疑问的对于那些以藏有多少多少书为炫耀的人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若是因此而愤怒,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我这里似乎可以做一点说明,我不是简单的反对买书藏书,而是基于那些藏书而不读的人来说的,是基于将藏书当作高雅的包装而说的。

那些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虽不讨人喜欢,但毕竟也并不多么令人难以忍受。他们虽读而无用,但总是读了,总是有提高自身品味境界的愿望在里面。

最令人讨厌的,就是将书用来装饰房子,摆出一副读书人或知识分子的架势来唬人蒙人。书到了这样人手里,简直就是被绑架,就是受侮辱就是被谋杀。非但失去任何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还被迫沾上了铜臭气世俗气,甚至有助纣为虐的嫌疑。

即便是那些真正喜爱书的人,爱书成癖者,细察之下,也不难看出,也还是人的占有欲自私心在作怪。我更知道,所谓藏书者,大多都是男人,女人一般无此嗜好。女人更讲究实用,她们买书,一般不是为了收藏,而就是为了读,是一种真正的需要。她们更愿意去图书馆借书来读,不但节省了钱财支出,而且借了便读,读完就还,让别的人接着去读。

特别是那些以读书人、文人或知识分子自许者,对于书就更有了很固执的念头。一是觉得家里不藏些书(不管看是不看),就无法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精神境界;二是在书店里看到自己喜欢的书,习惯性的就想要搬回去据为己有,担心此时不买以后便无缘再见。而就我自己的经验,一次买了一大堆书回家,除非因为研究、写作参考的需要,一般是堆在书桌上或放进书柜里,慢慢的也就淡忘了去。因为自认为是自家的东西了,何时读都行,也就在新的寻觅和购买中不再想起。所以,我们看到许多藏书人,书是很多了,而真正读过的,十不及一。能读而有得者,就更是百不及一了。

更有那没钱买书的人,就到书店偷书,还自以为高雅。实际上偷书比其他的偷盗并不高尚,只是在“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的话语掩饰下,似乎偷的已不是书,而是知识或道德文章。这自然是文偷的一种自我辩解。好像书就成了文化、文明、知识或高雅等等这些好名声的代名词,一个人只要爱了书,就一俊遮百丑。我看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书这东西,既是美和文化知识的载体,也是恶和病毒传播的源头。因此,书就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了好坏之分。

我的看法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所谓文明史上,人们从书本里得到的灵魂营养,远没有受到的毒害多。因为,那些所谓的道德文章,基本是为统治者们服务的,是教导被统治者如何忍受,如何服从的。或者一些书本上的话语,一开始是独立的,清醒的,但出现不久便被那些掌握权力的利益集团所篡改,所利用。

当然,另有一种说法是,藏书是为了做学问收集储存资料的需要,不得已而为之。这个我是有同感并且赞同的。自己手中有了相关的图书资料,在做某一方面的选题研究时,是会很方便很有底气的。甚至,若是占有了独家稀缺而他人没有的绝版孤本,就等于在某些领域占有了领先的优势,等于有了高呼舍我其谁的资格。

为什么中国的读书人喜欢藏书?我看根本的问题,还是公共服务不到位,不能满足写作者或研究者对于阅读和参阅相关资料的需要。看来,这又要刨一下几千年来社会制度的老根了。这个问题,如果读一下国外的作家或学者传记,基本就能了然,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思想理论家们,他们的研究,基本都是在公共图书馆进行的。支持他们论点的大量资料的获取,也基本是来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而不是自己的书房。欧美的公共图书馆很多,且服务优良,完全开放,不是像我们这里,民国之前基本没有。到了民国时才学习西方开始建立,但一座大型的城市也最多一个区一座,中小城市基本就是一个城市一座。后来,到了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图书馆里的图书基本是按照当局者意识形态需要而挑选出来的。即便是数量和质量很低档的图书,对于一般的读者,也是很难借阅到的,要通过很多繁杂的审查手续。像国外那样随意的查阅获取资料,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并且,几十年来,独立的写作和思想研究,也基本在这块土地上被消灭了,这大概是马克思他老人家没有想象过的。如果他生在这样的地方,估计《资本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了。

现在,虽然作为这块土地上的居民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即便在互联网的使用上也不例外,但还是有了局部的光亮和改变。过去对于私人藏书和公共图书馆无可替代的依赖,也正随着网络和电子图书的普及而渐减。特别是功能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没有的方便和希望。你要找一样无论国内或国外的信息资料,只要不触及当局设立的敏感红线,在搜索引擎上输入一下,然后点击,基本都能得到满足。不用再翻箱倒柜的去找,或者费时费力的去跑图书馆了。

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国外的学者、作家们,在互联网普及之前是否也有大量的私人藏书?若是他们也如我等这样,那我的这个问题还就有了一点国际性。但我前面说过,在欧美民主国家,制度保证了人们从公共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权利,想来,他们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吧。

当然,我关于藏书将成为一种陋习的立论根据,正是基于中国千多年来顽固的信息封锁制度,以及新兴的数码图书及手机电子书,终将使私人藏书这个延续上千年的国产陋习有了终结的可能。数码电子图书不但可以大量的节约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且还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好处多多。反正,我从直观上认为,藏书将越来越成为一种陋习,而陋习是需要改正的。

我也有过藏书的陋习。上面说的那些藏书的自私理由,基本都是我自己有过的。

后来我放弃了藏书,是因为我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我选择了四处旅居的生活,选择了漂泊。每一次搬迁,我必须丢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我在长途的迁徙中,带在身上的书,不会超过20本。只有一些我认为与自己生命悠切相关的手稿、书信和日记,是不能丢弃的。但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写作。第一,我过去读过的书,凡是有益的思想和知识,我已经将其融入了自己的血脉中,不可能因为几本书的丧失而丧失。第二,有了电脑和网络的帮助。凡是我需要的东西,基本上我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并且,比书本更快捷方便。

没错,电脑和网络,是对于人的一种解放。它让我们可以放弃原来很多传统的依赖和习惯。让我们更容易迁徙行走,更容易在选择和流动中获得自由。

所以,对于那些故意给网络设置关卡障碍的人,我是发自内心的反对和诅咒,因为他们实际上成为了人类自由的共同敌人。(2009-1-18,昆明)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platism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 20:43 只看该作者

逻辑有问题

私人藏书和公共图书馆藏书是无关的两个方面,互不干扰

platism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 20:47 只看该作者

再者,个人的藏书是私有财产,他人无权干涉

tsl1990321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 21:21 只看该作者

藏书我是一种瘾来.. 如文章所说.真不明白生活的美学在哪里.. . 文章所说.人类该适应科技发展.那人的意义就被弱化了.科技战胜了人 俘虏了人.

还是自然的东西给人亲切感.

DarkStar

自由主义真正关心的只是底线问题,而其它主义者关心的大多是蓝图问题,中国大陆的自由主义者除外。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2 22:07 只看该作者

藏书是特别有用的 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

胺氰聚三郎

怪组员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00:12 只看该作者

作者家道衰落了

鉴定完毕

老月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00:30 只看该作者

按照文章里的逻辑,私人收藏的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一种陋习,建议作者把那些和自己生命悠切相关的手稿、书信和日记都扫描到网上,上网就能看到,还不怕损坏,至于原件全部回收利用,也能少砍一些树

19890604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00:51 只看该作者

家无藏书

??家无藏书

在某大学“客串”期间,最羡慕的是X博导和Z“同仁”家中的满壁藏书。不过对一些人以“藏书”多寡和档次论“英雄”的癖好颇有反感,也对由此而生的互相攻讦(如“某某买书就像女人买衣服”、“某某书架上的书多数连勒口都没有裁开”)觉得好笑;于是有一次我非常直率的坦陈了自己“家无藏书”的实情。谁知一句“您老自谦了”竟令我差点当众冒出脑袋里一闪而过的“热昏的胡话”来。

这话最后我还是私下对我的“同仁”说了:“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我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凡是书本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决不装在脑袋里;不过这句话还有下半截:凡是图书馆能找到的书,我决不藏在家中。”

我深知这句话会得罪许多人,包括我那位“同仁”;我自己对他们的藏书艳羡不已的事实,也足以证明此语的言不由衷。而我的“家无藏书”,原因却是多方面的。

小时候家里也曾经有些“藏书”,父亲的都是线装书较有“价值”,母亲的则多为《三剑客》、《黑奴吁天录》、《埃及三千年艳尸记》之类或精装或平装的“闲书”。在那个要命的“自然灾害”年代,父亲因脑溢血半身不遂被母亲接往江西医护;做了“临时孤儿”的我,全靠以“家藏”贴“肚皮”的办法渡“难关”。先是卖父母卖剩的“藏画”(“档次”最高止于一幅蓝瑛的“烟雨楼阁”,为此专程赴上海“荣宝斋”;其次为齐白石、吴昌硕和大量的任伯年),然后轮到一些红木、楠木家具,最后则是“藏书”。所有这些东西通通填了我的“高级肚皮”。

东西卖光、“自然灾害”过去、父亲病故、母亲“支内”,理当“赤条条无牵挂”的我也(此其时矣!)进了劳改队。在劳改队一晃16年、“搬家”十余次,我都是“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铺盖卷,一头书。当然这些书就是由母亲按照我开列的书单寄来的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了。

说来也好笑,在很多人看来我是个可以说“嗜书如命”的人,但我自己对“书”的态度却只有“天晓得”:一是扉页、书眉等空白处可以密密麻麻写满文字;二是红蓝铅笔的条条杠杠、代替书签的摺角折痕很快就能使它愁眉苦脸、面目全非;三是越好的书“跑”得越快——我有个“好东西理当分享”的习惯,而越是“好东西”,“推荐”出去也就常常不知所“终”了。

尽管如此,见到好书我还是要“买”,也深知一些“孤本”、“善本”的收藏价值(毕竟有父亲的基因在啊)。至今我还心系当年卖书的一幕:那已经是卖到最后卖我买来的书了。在苏州南门那家已经被我“门槛踏烂”的旧书店,在我那些再厚的书收购价也仅在几分到几角之间的“估价”流程中,一本薄薄的《野草》竟估出一元的“天价”来,而且那老头(诚实的人!)还停下来问了一声“阿好(行吗)?”吾虽年幼无知,本能也使我当时就明白自己从旧书摊上以两角钱购进的东西,决不可能无缘无故一下就“增值”于五倍;但毕竟稚嫩腼腆的我还是不好意思说出那句“不卖了”——于是今天躺在博物馆“收藏”柜里(当然不一定就是那本)、由鲁迅亲自设计封面的首版《野草》,就与我失之交臂。

是的,要“收藏”就“收藏”这类有“收藏价值”的书——但这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藏书”概念了。至于我所理解的“藏书”,则是把书“藏”在“肚皮”里,就像当年那样——还是套用一下鲁迅的比喻吧:“青草”吃进“肚皮”已经变成“牛筋”、“牛肉”、“牛奶”了,如果在生命因饥饿受到威胁时还能用它来填饱现实的“肚皮”,不是件一举两得的大好事麽?

所以我要说,能够“家有藏书”固然非常值得庆幸和珍惜,但如果“家无藏书”也真的无关紧要。我小时候家里的“藏书”就远不如图书馆里的对我更“受用”;而再“受用”的书也只不过是“书”而已,它永远不能与你“自己”相提并论。也许是长期的“逃命生涯”使然吧,我还“总结”出一句不怎么好听的“大实话”,干脆在这里把它不揣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来——

其实“命”才是最重要的。“命”在就什么都有——包括书:“命”就是一本“书”。

2004年6月18日星期五16时21分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01:41 只看该作者

其实楼主住在山洞里,吃野果穿兽皮也能活,非要住在楼房里用电用自来水用煤气,实在是浪费资源。

shanfree

life is a struggle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0:08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一个假装读书的人来说,买书就跟买衣服一般,不好意思裸体上街,更不好让人知道自己脑子空空如也

况且,在暴雪或动视的新游戏出来之前,我可是好生读了几本呢

至于福州的图书馆。。。呵呵。。。

雷曼兄弟

@trotrotro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2:02 只看该作者

乱入一句,在文明世界,或许靠图书馆之类还能放弃私人藏书,或许而已,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在俄亥俄州立看到有人开车去图书馆,一借几十本拉回家的,当然,这仅仅是听说而已

但至少在国内,我的藏书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图书馆里根本没有的,我不放家里放哪里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4:26 只看该作者

你们都没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你买书,作者才能得到收益。如果大家都不买书去图书馆看,作者就得不到钱,那样很快也就没人写书了。作者是很讨厌图书馆的。

朝颜

装逼文艺女青年 游手好闲 四处围观 客串女流氓调戏良家秀才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5:55 只看该作者

书拿着手上的感觉 是网络不能比的。。

我仍然喜欢读纸质书。。。还有不知道你所谓的女人不藏书论,爱藏书是死读书或者为炫耀,是否经得起推敲?

人的记忆力没那么强大,能够把一本书的内容看了就记下来,经久不忘,需要时时考证时时翻阅提醒。我们没有楼主这么多闲情,一次次跑图书馆。

。。。楼主这逻辑忽略美学,忽略个人情感,把书只当做工具,可以等同于 有老婆是一种陋习,有妓院就可以了。

未来他老爸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6:34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不锈钢老鼠 于 2009-12-3 14:26 发表

你们都没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你买书,作者才能得到收益。如果大家都不买书去图书馆看,作者就得不到钱,那样很快也就没人写书了。作者是很讨厌图书馆的。

鼠哥这回的逻辑

很强大

雷曼兄弟

@trotrotro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6:4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未来他老爸 于 2009-12-3 16:34 发表

鼠哥这回的逻辑

很强大

荷马要饭,曹雪芹穷死的,说明希腊和大清的图书馆很发达

余秋雨发财了,充分说明本朝图书馆制度的弊端

牛Sco(王二)

凉宫冬日的困惑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7: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楼 朝颜 的话题

同意你的的观点,我就很喜欢买书,可能谈不上藏,若是经济条件充裕也会考虑收藏一些“珍本”“孤本”“善本”之类云云。也上网看文章,两者并不违背啊,何出死读书或是炫耀的观点呢

牛Sco(王二)

凉宫冬日的困惑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7:38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楼 不锈钢老鼠 的话题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图书馆对作者起到的影响很小,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的版税太低,出版业附带了宣传意识形态的成本,导致大陆作家相对于西方作家的平均收入要低很多,还有就是阅读的受众群体普遍的素质较低

[ 本帖最后由 牛Sco(王二) 于 2009-12-3 17:41 编辑 ]

牛Sco(王二)

凉宫冬日的困惑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7:4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楼 雷曼兄弟 的话题

同上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7:54 只看该作者

工业时代之前作者很难有收入

DarkStar

自由主义真正关心的只是底线问题,而其它主义者关心的大多是蓝图问题,中国大陆的自由主义者除外。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18:46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人都必须通过阅读来学习

任何爸爸妈妈在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的同时 也希望孩子的某些看法能接近自己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给他/她看你看过的书 不是开书单 而是那些书就在你家书房的三面墙上 书房离他/她的卧室比学校图书馆都近得多了 他/她自然会看的

这样也就省得自己费劲给孩子反洗脑了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1:0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楼 牛Sco(王二) 的话题

如果大家都不买书到图书馆看,作者肯定就没收入了。

彩虹咖啡馆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1:12 只看该作者

老鼠的经济学修养很深嘛,哈哈。

写实

自由,就是宽容异端的思想言论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1:15 只看该作者

老鼠,听说现在网络写手很赚钱,作者年入百万也不乏其例

gongchangb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1:23 只看该作者

书作为文化与知识的传承作用千年未变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1:5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楼 写实 的话题

我在网上看书从来不给钱

南北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2:33 只看该作者

嘿嘿,我写书,希望多点版税

但是,不能藏书。无处藏。

因为无处藏,所以反对藏。

南北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3 22:34 只看该作者

藏而不读,读而不精,谓之贼。

呵呵,各位晚安。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02:39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意思是,支持买书,这样作者才有收入 ,但是不支持藏书,所以最好是看完就扔:)

低俗之风筝

群众众长兼宇宙宙长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02:52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不锈钢老鼠 于 2009-12-4 02:39 发表

楼主的意思是,支持买书,这样作者才有收入 ,但是不支持藏书,所以最好是看完就扔:)

我买书不断,但也没有藏书,因为都被友人借去了,所谓有借无换,再借不难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04:5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楼 低俗之风筝 的话题

您家住哪?啥时我去府上拜访?

低俗之风筝

群众众长兼宇宙宙长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06:4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不锈钢老鼠 于 2009-12-4 04:57 发表

您家住哪?啥时我去府上拜访?

西宁、西安、北京、上海四地漂流中,欢迎任选其一来探险,恭候大驾

牛Sco(王二)

凉宫冬日的困惑

3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10:3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楼 不锈钢老鼠 的话题

….那这样说的话西欧像法国德国这些国家的作者岂不都饿死了?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不要想当然的去做结论

菜爹

湿傅

3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10:37 只看该作者

看实体书是一种姿态!

家庭当然要藏书了,不然将来子女怎么教育?

蟹帅

国保大兄弟你好

3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12:43 只看该作者

kindle dx

不锈钢老鼠

怪鼠鼠

3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17:16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楼 牛Sco(王二) 的话题

西欧人买书藏书的比中国人多吧?

南北

3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17:26 只看该作者

私人大量藏书

大概是个中国特色。嘿嘿,又有特色啦

platism

3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2-4 21:09 只看该作者

老外不但藏书,还藏唱片。

小别墅的地下室,装修一个听音房间,唱片一堆堆的,不比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