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陷金庸先生于不智

刘松萝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19:55 只看该作者

是谁陷金庸先生于不智

是谁陷金庸先生于不智

刘松萝

早就想写这个题目,后来放弃了。原因很简单,那时金庸先生还谈不上十分的不智。现在整理出来,也算是对他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的反响。

金庸先生的作品红遍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时候,中国大陆还处在封闭之中。从缝隙之中进入大陆的金庸小说以其多彩和飘逸,让人们知道文学并不是政治的工具。因此,禁锢反而加强了人们对于金庸作品的渴望。

金庸具有文学大师的潜质。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才华远在众人之上。忙于报业的金庸写出的连载小说,很多成为杰作。诸如左冷禅、任我行、周伯通、星宿老仙等人物虽然有些漫画化,还是给人留下了印象。金庸对岳不群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虽然有些矫情,那种山崩地裂的生死之爱令人难忘。记得读《神雕侠侣》,读到小龙女失踪后杨过的心情时,曾经感受到让人窒息的重压,以至于不敢再读第二遍。

在政治或者商业占上风的社会里面,金庸的作品对于保留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的价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很可能会被淘汰的词汇,比如武林、秘笈、宝典等等,至今仍然在社会上流行。词汇因作家而保留,足见金庸的影响之大。网络兴起之后,一部分词汇来自最新的词语,另一部分却是金庸式的词汇,比如版主、大侠等等。

如果说有负面的效果,那就是金庸的小说加强了中国大学生乃至学者思维的非理性和非逻辑思维。不过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把供娱乐,至多是供参考的武侠小说当成人生指南了。

还有,金庸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内力”、“神功”和“大发”等等,也对民间的迷信活动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记得中国文学界过去头脑发热,喜欢说这个人是中国的契科夫,那个人是中国的某某某。现在,没有人这样说了。这在一方面是务实,另一方面却是没有追求了。

不过,假如说金庸是中国的大仲马,应该不算过分。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刘松萝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19:56 只看该作者

金庸先生风度优雅,为人谦和。面对批评,常常是和颜悦色。除了写作之外,他在商业上也是成功的。

当然,写武侠的人身上不一定都是侠气,这一点已经有人说过了。石贝先生就说过: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虽然《明报》副刊能办得如此成功,但专栏作者却不是查老板用高薪请来的,这在当年的一众专栏作者中,已经不是秘密。林燕妮叫查老板加稿费,查老板笑眯眯地说:“你那么爱花钱,加了又花掉,不加。”

亦舒也曾叫他加稿费,他依然笑眯眯地说:“你都不花钱的,加了稿费有什么用?”

林燕妮和亦舒跟查先生属老朋友,有次亦舒甚至在专栏里骂他,查老板居然还是笑眯眯地说:“骂可以骂,稿照登,稿费则一概不加。”

《明报》当年的记者薪水微薄,查老板曾对人说:“在《明报》工作是他们的光荣,不用给他们高人工,他们也会排队来《明报》工作。”

很有个性,也很吝啬。

在大陆,作家常说这一个或者那一个企业家是儒商。在我看来,能够被称为儒商的人,唯有金庸先生。

刘松萝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19:57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不是南橘北枳,金庸先生登陆内地以后就不那么飘逸了。

2003年10月8日,金庸及其拥戴者把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面的华山论剑搬到了现实生活之中,真的在华山论了一回剑。本来,让老先生到华山散散心,看看他常写又没有到过的华山,与众人谈谈武侠与文学,也算文学一大盛事,至少也是一大趣事。遗憾的是,这一活动缺乏美感,分寸感也差,变成了拙劣的表演。

尽管把生活变成表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惯例,我还是想引用鲁迅先生收入《二心集》里的文章《宣传与做戏》:

但这普遍的做戏,却比真的做戏还要坏。真的做戏,是只有一时;戏子做完戏,也就恢复为平常状态的。杨小楼做《单刀赴会》,梅兰芳做《黛玉葬花》,只有在戏台上的时候是关云长,是林黛玉,下台就成了普通人,所以并没有大弊。倘使他们扮演一回之后,就永远提着青龙偃月刀或锄头,以关老爷,林妹妹自命,怪声怪气,唱来唱去,那就实在只好算是发热昏了。

恕我直言,这一场华山论剑真的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简直是提着青龙偃月刀一路唱回自己的家里来了。”

在此之前,1999年5月,金庸先生接受邀请,出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金庸还带过研究生,接着就有学生报怨,说很难见到导师。以后,金庸又远赴英国剑桥留学。这样的随心所欲确实很可爱,有些像老顽童周伯通,只是浙大和金庸或多或少把教育当作儿戏了。

刘松萝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19:58 只看该作者

至于金庸先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一事,我认为,作协的僵化与官僚化,已经是尽人皆知。金庸在那里挂名,想必不会改变这种局面。

即使从世俗的角度看问题,金庸先生可以算无冕之王了。就是在江湖,担当的角色至少应该是任我行。副教主的位置,连令狐冲都不愿意做呢。当然,令狐冲不做还有其他的原因。以金庸的影响和名望,作协名誉副主席的头衔真的不需要。

这件事情,让我想起电视连续剧《黑冰》。在剧中,王志文先生扮演一位海归毒枭。那位毒枭喜欢看书,喜欢思考,还经常说一些没头没脑的话。针对一件事,他为了讲清楚世俗的名利不可以忽视,说到:

我想起书里面有一个以超脱闻名的门派。那一派的帮主被朝廷封了个多少品带刀护卫,整个山寨整整庆祝了三天……

我想,闲云野鹤之所以闲,所以野,是因为无人搭理。有人照应,就不但不会闲,而且会去帮闲了。

刘松萝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19:58 只看该作者

金庸先生勤奋,追求完美。不过,金庸修改旧作的事情,大众很难接受。

文章,是历史文献。即使不是名家,像我辈在特定情景之下所写的文章,也有某种历史价值。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之外,最好不要改动。如果还要改,那就是删去与其他文章重复的内容。

前些日子在重读《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注意到雨果所写的《定刊本前记》(1832年)。针对有人认为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新版本中加入了新写作的内容,他说,新的内容只是找到了丢失的旧稿。

雨果认为,已经写好的作品是不能够改动的。他说:

作品一经完成,不要去改动它,也不要去碰它。书本一经印出,作品的性质——遒劲与否,——一经被认识和宣布以后,正如同婴儿一经发出他第一声啼哭,他就算诞生了,他就在这里,他就是那个样儿,父亲和母亲都不能再做什么,他是属于空气和阳光了,活着或者死去,得听他自己。你的书有缺陷吗?糟透了。不要在有缺陷的书里增加篇页。它不完整吗?你应该在它成形的时候就使它完整。你的树有了结节?你不能把它弄直。你的小说有了病像?你的小说难望长成?你不能还给它以它所缺少的呼吸。你的剧本生成就是跛的?不要去给它装上一条木头腿子。

不少读者由于是金庸先生所为,找出一大堆理由证明修改的合理性。没有办法,只能找出名人雨果来增加论证的分量。

刘松萝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0 只看该作者

2001年,陈建生院士向金庸先生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金庸星轨道运行照片。金庸说:“本人没有半点功劳,当之有愧。给我颁发证书的陈建生院士告诉我,他们天文台同事有时候在研究天象时,恰遇乌云遮日,观测不到星星,就坐下来神聊我的小说,他们中有我的铁杆武侠迷,这就是为什么会以我名字命名这颗小行星的内幕消息。”

用名人来命名小行星,是一种惯例。按照金庸的说法,也算一段佳话。不过我还记得,那几位科学家在当时的表达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大意不过是“我们最崇拜金庸了!”

我想,科学家的文学和人文素养低下,也是现在畸形发展的原因之一。

金庸是懂文学的。有一次,他在电视讨论节目中说:“我也不是什么文学家……”我想,这不仅仅是谦虚,也是对文学的一种认识。按照传统的观念,文学应该展现社会的风貌和人的命运。

可以做一个类比。2002年11月30日,法国作家大仲马的遗骸被安放在巴黎的先贤祠。这是对大仲马杰出贡献的尊重,是文学观念进化的表现,是宽容和兼收并蓄的表现。同时,这也是法兰西思想和艺术庸俗化的表现。法国人早已远离雨果的思想和巴尔扎克的洞察力,自然就会更加接近大仲马。

我认为,承认和尊重雨果和巴尔扎克,喜爱福楼拜、莫泊桑和梅里美,再颂扬大仲马才是宽容和多样化。仅仅崇拜大仲马,那就是肤浅。应该说,法国人还算守住了底线。

在我们中国,在文学已经不像样子的时候,在作家已经没有作品的时候,有些人还要打倒鲁迅先生,贬低茅盾、巴金和老舍先生。此时独尊金庸先生,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刘松萝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0 只看该作者

与其他武侠小说作家相比,金庸先生是有思想,有思考的。在《神雕侠侣》中,他生动地展现了日月神教中对东方不败和任我行的个人崇拜和对教众的精神束缚。金庸说,他并不是在影射文化大革命。他还说,影射文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对于金庸先生的表白,我认为是一种名士的风度。

金庸对于人性和世态的洞察,是以往的武侠小说家所不具备的。岳不群夫人宁中则的势利,黄蓉的庸俗,都刻画得很生动。同时,他不做评论,不加藏否,也不因此全盘否定书中的人物,堪称大手笔。我有时想,这么精彩的内容放在武侠小说里面可惜了。

金庸试图在作品中引入新的历史观。在《天龙八部》中,通过萧峰的遭遇和内心的挣扎,让我们用另一种视角来观察宋辽之争。在当时,还算是有新意的。不过,这只是可供参考的一种观点而已。

以后,大陆学界从国家主义和官本位出发,刻意抹杀正义与非正义、进攻与防御以及侵略与反侵略的界限,把宋辽、宋金和宋蒙战争定义为兄弟之间的战争。最终的结果,就是强权即真理。强者,掌权者的罪行和暴行,都是不能够谴责的。

金庸的武侠小说试图改变人物非白即黑的惯例,人物和情节也因此而生动。不少英雄人物,比如杨过和令狐冲,都是有缺点的。也可以说,金庸在小说中没有特意地设置英雄人物。

同样不幸的是,以后大陆出现了去道德化的过程。从黑白分明到在黑白之间加入灰色的过渡,再到模糊黑白之间的差别,最终实现了黑白的颠倒。金庸的小说,也成为道德相对主义的依据。

金庸最喜欢的作品,是《鹿鼎记》。然而就是《鹿鼎记》,彻底颠覆了人世间诸如道义一类事物的追求。在一个新版电视剧《鹿鼎记》的推介节目里,《鹿鼎记》成为励志剧。嘉宾和观众讨论的,是学习韦小宝如何在险恶的政治和社会生态中获得成功,如何在对付七个老婆的时候游刃有余。当然,这不完全是金庸的责任。

比《鹿鼎记》再进一步,就是张艺谋先生导演的电影《英雄》了。《英雄》告诉我们,侠客首先应该考虑天下,而天下属于强权。为了天下,侠客应该退缩,应该半途而废。

回过头来看,武侠小说还是需要明确甚至简单的是非曲直,这也是社会伦理的组成部分。

刘松萝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1 只看该作者

金庸先生是有风度的,却还是不够超脱。我这样说,自然是对金庸先生的某些作为不满。

金庸先生有继续保持超脱的条件。不用为衣食而忧,不用去羡慕奢华,不用去和别人攀比金钱的数量。一句话,该有的都有了。再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无异于画蛇添足。像华山论剑,像浙江大学教授,就是画蛇添足。至于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算什么,就只有金庸先生自己来说明了。

关于这些事情,中国是有古训的。孔子就说过:“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不过,以前人人都读过这些话,人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所感悟,却鲜有人能够身体力行。

对金庸先生来说,最有说服力的是他自己的话。以前,有网友不赞同金庸的一些做法,就引用了《笑傲江湖》里面任我行的一段话:“湖底一居,一十二年,甚么名利权位,本该瞧得淡了。嘿嘿,偏偏年纪越老,越是心热。”

附录:孔子原话,见《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刘松萝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1 只看该作者

以后,我还想在讨论个人崇拜的时候引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

任我行原本超脱,不料教主位置被弟子东方不败所篡,并被长期囚禁在湖底。逃脱囚笼以后,对东方不败的个人崇拜甚为不屑。不料拿回教主权柄之后,又觉得那一套手法很受用。

取得胜利以后,任我行的下属对他极尽阿谀,说孔子、关羽和诸葛亮都比不上他。任我行是这样想的:

任我行听着属下教众谀词如潮,虽然有些言语未免荒诞不经,但听在耳中,着实受用,心想:“这些话其实也没错。诸葛亮武功固然非我敌手,他六出祁山,未建尺寸之功,说到智谋,难道又及得上我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固是神勇,可是若和我单打独斗,又怎能胜得我的‘吸星大法’?孔夫子弟子不过三千,我属下教众何止三万?他率领三千弟子,凄凄皇皇的东奔西走,绝粮在陈,束手无策。我率数万之众,横行天下,从心所欲,一无阻碍。孔夫子的才智和我任我行相比,却又差得远了。”

因此,很多个人崇拜的案例虽然不是被崇拜者制造的,但接受个人崇拜的责任却无法推卸。

刘松萝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1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回到题目。

是谁陷金庸先生于不智?是曾经充满政治上的个人崇拜的大陆,在引进香港的追星文化,香港在文化上的包装和炒作之后发扬光大的结果。

我在《论第二种自由——摆脱商业霸权的自由》中谈到,强大的商业和媒体的力量与政治力量一样,也是能够控制社会和人的心理的,也是应该防范和制约的。

我还要在以后谈到,与我们的预期相反,文化市场并不总是鼓励创造。在大陆,为了商业的需要,很多已经过气或者应该过气的老明星被再造为常青树和不老松,重复那些掉了牙的老套路。一方面在职场上盛行年龄歧视,排挤中年以上的人们,一方面又让有些老艺人形成霸权,让人感到困惑。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面是非理性的金庸崇拜,一面是对金庸作品的不尊重。金庸曾经以一元钱的价格转让《笑傲江湖》的改编权,而改编的过程却不愉快。金庸不喜欢扮演令狐冲的演员,最后却“经过努力接受了”。对于和金庸在改编中的分歧,甚至出现了“忠于原作,不是做原作的奴隶”的狂言。

我知道,金庸先生也是身不由己的。市场的力量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能够利用的人和物,市场一定会利用的。为了金钱,不把神奇转化为腐朽,他们是不会住手的。

刘松萝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2 只看该作者

本文一直拖延,也是出于对金庸先生的尊敬。就是这样,也还是斟字酌句,唯恐冒犯了查老。

我想,现在的金庸先生,什么都不做也会被认为是淡泊,是风度,是在浮躁的社会里为我们做出榜样。作为老人,更重要的是留下有永恒价值的东西。

一位可以称为历史人物的人,不需要处处小心翼翼,酒色财气也不是大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要走向自己的反面。写武侠和英雄的人不一定要成为武侠,成为英雄,但一定不要成为市侩。

经常批评别人的人,特别是批评得不留情面的人,一定要用同样的镜子照自己,不要掉进自己以前设下的圈套。

崇拜金庸先生的人,切不要用崇拜星宿老仙的方式去崇拜他。这样做,也是陷金庸先生于不智,甚至是陷金庸先生于不义。

当然,也许我的要求太高了。

金庸先生是劝不回来了,我也没有机会去劝。只能这样说,在名人身边,应该多几个君子。

2009.9.17.

刘松萝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03 只看该作者

为了论述的连贯,我把以下内容当做附记:

有人说,我们看的是金庸先生的作品,不是他的为人,这样说没有错。同时,金庸先生仍然在从事社会活动,有人评论他的所作所为也没有错。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评价金庸先生的作品与他的为人无关。我想,假如我们面对名人也没有失去逻辑,那么同样简单的是,评价金庸先生的为人就与他的作品无关了。

必须指出的是,命题“评价名人的作品与他的为人无关”,常常被用来以名人的成就压制对名人批评。

如果提高一些要求,我要说,对于社会,名人的行为,我说的不是道德,而是诸如正值和潇洒等等,与文学作品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熟读李白的诗词,不如社会名流多一些超脱。

我还想重复一个已经重复过的道理:崇拜名人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产生新的杰出作者,新的杰作。按照现在崇拜金庸先生的方式,中国在未来就不会有金庸了。

清風笑

裆中央總竖鸡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18 20:17 只看该作者

会是谁呢?应该是查良镛吧!

阿文强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4:20 只看该作者

法国人早已远离雨果的思想和巴尔扎克的洞察力,自然就会更加接近大仲马。

-—————————

+1

阿文强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4:21 只看该作者

金庸比起大仲马来到底是差了不少。

怪怪物

可能的少数派、传说中的歪楼党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5:05 只看该作者

大仲马也只是通俗小说家。把金庸和他做比,不存在抬高谁贬低谁的问题。

鞋带么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我TMD 还需努力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6:40 只看该作者

连岳的twitter里说:查!良镛在。

鞋带么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我TMD 还需努力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6:42 只看该作者

一点小问题:

在《神雕侠侣》中,他生动地展现了日月神教中对东方不败和任我行的个人崇拜和对教众的精神束缚。金庸说,他并不是在影射文化大革命。他还说,影射文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对于金庸先生的表白,我认为是一种名士的风度。

-——–

是笑傲江湖吧?

-———-

岳不群夫人宁中则的势利,黄蓉的庸俗,都刻画得很生动。

-———

如果说神雕里的黄蓉庸俗还说的过去,宁中则势利指的是啥。。?

楼主的文章不错,有深度,这些瑕不掩瑜。

numberscis

收二手或库存的老钢笔、蘸水笔。免费维修钢笔,免费调校、打磨笔尖。尊重世界上所有以匠人性格工作和治学的民族,毋论是日耳曼还是和族。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0 17:3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鞋带么 于 2009-9-20 16:40 发表

连岳的twitter里说:查!良镛在。

+良镛

Yahoo!

刘松萝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12:06 只看该作者

感谢鼓励。

刘松萝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12:08 只看该作者

说明:关于“金庸与大仲马”

文中有,“假如说金庸是中国的大仲马,应该不算过分。”对此,不少网友有同感。

我查了一下,这一观点在1994年梁羽生先生就提到过,不敢掠美,特此说明。

原文:

1994年,梁羽生就曾在悉尼作家节武侠小说研讨会上谦虚地表示,“我顶多只能算是个开风气的人,真正对武侠小说有很大贡献的,是今天在座的嘉宾金庸先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作者中,最善于吸收西方文化,包括写作技巧在内,把中国武侠小说推到一个新高度的作家。有人将他比作法国的大仲马,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与金庸齐名 武侠小说开山祖师梁羽生逝世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 … amp;docid=100869437

刘松萝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12:12 只看该作者

回网友鞋带么:

在《神雕侠侣》中,他生动地展现了日月神教中对东方不败和任我行的个人崇拜和对教众的精神束缚。

写错了,确实应该是《笑傲江湖》。

感谢指正。

路上拾荒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13:45 只看该作者

任我行听着属下教众谀词如潮,虽然有些言语未免荒诞不经,但听在耳中,着实受用。

-————————————-

外因内因共同作用

修改以前的作品,更主要的是商业原因吧。

《鹿鼎记》作于1969—1972年,正值文革,其序言有几十页的篇幅,大书特书清朝文字狱,应该是有影射的。每每看完这篇序,我就困倒了,以至于鹿鼎记从未看全,而序倒看了三四遍。

鞋带么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我TMD 还需努力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15:15 只看该作者

回网友刘松萝:

我还是想知道岳不群夫人宁中则怎么势利了 - -

我对她印象很不错。。

刘松萝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21:37 只看该作者

你好!我读的时候,对宁夫人有“势利”的印象,而且不知为什么很深。你这样问,我含糊了。不是回避问题,是在读书中……

鞋带么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我TMD 还需努力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1 22:41 只看该作者

汗 楼主治学好严谨 佩服。。。

撒泼打滚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2 15:5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刘松萝 于 2009-9-21 21:37 发表

你好!我读的时候,对宁夫人有“势利”的印象,而且不知为什么很深。你这样问,我含糊了。不是回避问题,是在读书中……

估计是你看到她更愿意让福建林家的公子而不是令狐冲当女婿吧?不过宁跟岳不群有过说明的,大概是觉得林更稳重,所以更适合她女儿云云吧。

鞋带么

谦谦君子 温润如玉 我TMD 还需努力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4 20:19 只看该作者

好像一个月快过去了。

偷偷问下:楼主的书读完了么?我还是很好奇 - -

刘松萝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4 20:19 只看该作者

没有,时间不够。不过一直想着。

桐君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4 23:33 只看该作者

松萝看金庸不全面。

neversay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5 01:34 只看该作者

甚善。作者论述很有底气,行文有谦谦君子之风。我新来的,对作者不熟,但很喜欢这篇文章的风格。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