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被博大精深的汉字所折服

本主题由 张书记 于 2010-1-3 15:47 移动 九王爷

路边社满洲执政官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09:53 只看该作者

再一次被博大精深的汉字所折服

闲来无事,不经意间瞥到QQ广播里,某条消息夹带的一个词汇“窜访”。好奇心顿起,遂通过著名先进性搜索引擎“Baidu”搜索该词定义。

于是,某百科中,该词条的解释赫然出现:

http://baike.baidu.com/view/2061674.htm

[编辑本段]窜访

(敬辞)访问。

例:窜亲友。

同义词:拜访 拜会 拜望 访问 拜见

反义词:召见

贬义词,非正规的访问

按理说,如果这个解释足够权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被广泛应用。然而,通过Baidu引擎所搜索出的若干网页,几乎都和“达赖”、“热比娅”这两个名词挂勾。

本着严肃认真的求知态度,我再次通过Baidu引擎搜索诸如“胡XX 窜访”、“温XX 窜访”、“江XX 窜访”、“奥巴马

窜访”,大部分结果是,在黑体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下面,所有“窜访”仍然被“达赖”或“热比娅”专享。

原来,窜访这个词,一般人还真不能随便用,像“AC网友窜访八卦小组”,就应该算是病句了罢。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无言的山丘

玛勒戈壁的草泥马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09:56 只看该作者

玩这个我党最拿手

绝不付账

人妻党外宣部主任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0:06 只看该作者

贼眉鼠目鬼鬼祟祟漫画式手法把敌人永远钉在宣传画的铁拳之下

bafield

日人民报特约评论员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0:18 只看该作者

串串香

wistreer

推特:@wistreer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1:24 只看该作者

这个窜是流窜、窜联的意思

只是看看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1:36 只看该作者

一拳砸碎四人帮

阿巴亚巴度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2:01 只看该作者

胡XX 温XX ,后面接什么都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部分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雷曼兄弟

@trotrotro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3:18 只看该作者

“窜访”的“窜”字的性质,和西“狩”的用法是一样的

所谓春秋笔法

冻结的黎明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13:26 只看该作者

神奇啊,哈哈

左岸←右岸

把你的子宫钉到我的墙上,这样我便会记得你。我们必须走了。明天,明天…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2:39 只看该作者

窜访这个词有些给人跳蚤的暗示 ··· 说某某人跳梁小丑····

朝南生

奉旨革命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3:27 只看该作者

Hu Jintao先生最近流窜访问罗马,与教皇未达成一致意见

围观的群众

海外的不反华势力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3:31 只看该作者

窜访原来只用于达赖喇嘛,是给他特殊造的词,现在热姐也享受这个词了,可见热姐级别比以前高了很多。

曰耳又

未来中国民主转型之现实,承受不了转型正义希冀之重。这是一个无解的永恒悲剧。——韩乾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3:35 只看该作者

为了纪念今日拾慧

第一次窜访AC

曰耳又

未来中国民主转型之现实,承受不了转型正义希冀之重。这是一个无解的永恒悲剧。——韩乾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3:37 只看该作者

(结果)

只能说我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看到了比无知还可怕的东西。。。

MARS0079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0 23:41 只看该作者

谁好象写过。。清末打官司,找来讼师,一般会这样写:良民OOO昨日被邻县的八臂太岁XXX打伤。。。

据说这个诨号都是打官司前一天随便起的- -

anja

热爱抱怨时代扭曲的扭曲男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1 01:40 只看该作者

明显是个贬义词么,可能用到稍正面一点的地方么?这有啥好惊讶的……..

anja

热爱抱怨时代扭曲的扭曲男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7-31 01:42 只看该作者

说天朝博大精深就算了,开始往汉字头上推了?真是见缝插针啊,就事论事别老整这没用的,偏激消极得么话说了

上海帅哥

SC截图党1984BBS支部书记,御祥瑞免家宅平安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8-25 13:45 只看该作者

从汉字整形说到“黑社会”在兲朝的称呼

羽戈

教育部打算对“琴”、“亲”、“杀”等44个汉字进行整容手术,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却引来争议声如潮,乃至被讥为“瞎折腾”,违背了中央领导所说的“不折腾”的政治精神。

不过,我倒觉得,对教育部此举,从形式上讲,应该表扬,起码它晓得,要倾听普罗大众的呼声;而不是像某些部门,若推出什么法规政令、提高垄断物品的价格等,就搞一个小规模听证会,收买一些民意“代表”,猫在小黑屋里,大家一起举手叫好,政令就此通过。这一回,教育部为“阳光政治”打开了一扇窗,如果它的耳朵足够敏锐,真正做到从谏如流,“瞎折腾”也许能生出光亮。

从内容上已经没什么好说,“瞎折腾”一语中的。“琴”字左上角的“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我实在看不出美感的增值,若不仔细看,甚至察觉不到细部的变化。“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我是感觉到了变化——变得呆板了,生硬了。尤其是“杀”,下面原有那么一钩,写起来手腕一提,往上一顿,霎时激起了一股清冽、凌厉的杀气,让人想起古代的吴钩,想起飘逸的李白高吟“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想起少年李贺狂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妨说,整个字的气象就在于这么一钩;改成一竖,相当于一个十步杀一人的侠客不再手持吴钩,而擎起一根电线杆子。汉字的象形意蕴就这样被败坏。

如此对汉字进行整容手术,打一比方,只有两个结局:或者将李湘整成了林志玲,一如既往言辞乏味;或者将林青霞整成了章子怡,固然与国际新浪潮接了轨,那种古典主义的高贵和华美却不幸沦为现代性的奴颜婢膝。这般整形,称“瞎折腾”都太客气,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我们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教育部门这么做,不外乎是一种权力欲的呈现,暗示其权柄尚未被废置,衙门虽冷,还能折腾44个汉字,让全社会为之侧目、哗然。权力伸了一个懒腰,汉字开始遭殃。

由这一轮汉字整形,联想到汉语的千年命运,汉语所代表的知识权力如何与各种形态的政治权力发生关系,如何被政治手术刀割的面目全非。遂记起近日一条新闻:重庆警方正在“严打”黑社会,有网媒分析,按我们的官方语言,中国——至少在大陆——没有“黑社会”,只有“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此次重庆“打黑除恶”,官方发言一般称“黑社会团伙”、“黑恶团伙”、“黑恶势力”,“黑社会”的说法仍然犹抱琵琶。

依照老百姓朴素的思维,“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黑社会团伙”,其实是一个意思,所指为同一事物。所以,尽管官方言之凿凿,民间依旧一口一个“黑社会”,逐渐市场化的多数媒体亦随大流,“黑社会”长来“黑社会”短,“黑社会”横行没人管——“黑社会性质组织”叫起来多累,严重损害了汉语的语感。而官方并未对这种口径不一的言论予以禁绝。由此愈发可见,官方语言剔除了“黑社会”,仅仅为了标明一种姿态。

这是什么姿态呢?就像孔乙己说“窃书不能算偷”。窃书怎么不算偷呢,孔乙己争辩道,这是“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似乎“读书人”乃是一道净化剂,可以像过滤沙砾一样的耻辱和罪恶,将贬义词变为中性词。不说“黑社会”,而说“黑社会性质组织”,一如识得“茴”字有四种写法的孔乙己要与小偷(我们则是要与那些黑社会疯狂肆虐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划清界限,严阵以待。但语言究竟有无那么大的魅力,可以改变事物的本质,可以让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泾渭分明于美国的“黑社会”?自然不可能。中美黑社会固然形态有别,性质、发展方向却大同小异:一面是公司化,一面是公权力化。

政治姿态不是靠标榜一两个语词所能挺立的。话语上排斥“黑社会”,黑社会照样默默生根发芽,荼毒生灵。民众的眼睛则是雪亮的,他们认为政府所宣讲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就是黑社会,正如马铃薯就是土豆,番薯就是地瓜。在这一场话语拉锯战当中,民间压倒了官方,“黑社会”压倒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由此能不能说,改造语言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公权力,而是人民的生活?

如果认同这一论点,那么“琴”、“亲”、“杀”等汉字修订与否,则应该以社会生活的流通度、便捷度为标尺,由公众根据切身的、多元化的文化知觉和美感来判定,教育部实在不必越俎代庖。同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还是“黑社会”,我们必须学会与时俱进。

最后向教育部问一声:《通用规范汉字表》既称“通用”,怎么不见当前最流行的“囧”字的踪影?

(作者系青年学者)

sylens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8-25 13:53 只看该作者

尤其是“杀”,下面原有那么一钩,写起来手腕一提,往上一顿,霎时激起了一股清冽、凌厉的杀气,让人想起古代的吴钩,想起飘逸的李白高吟“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想起少年李贺狂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妨说,整个字的气象就在于这么一钩;改成一竖,相当于一个十步杀一人的侠客不再手持吴钩,而擎起一根电线杆子。汉字的象形意蕴就这样被败坏。

———

这也扯得太远了。我还说不带钩像宝剑,带个钩像钓鱼的呢。

我支持这次汉字整形,毕竟整形是有文字学依据的。反对派若是说整形实际意义不大,不经济,这个理由可以接受。此人的理由竟然是政治姿态,我不得不佩服他的联想能力。

loaloa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8-25 14:24 只看该作者

要是搞个文字学家,或许能分析分析,这篇文章说真的没半点说服力……只是赚钱的稿而已

agw

重复贴合并器,纯水贴删除机。

豆瓣ID:红尘梦羽 推特www.twitter.com/hcmy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3 15:33 只看该作者

汉字找谁惹谁了,要对她进行整形?!

近期,教育部一帮所谓专家发起要对44个汉字的笔画进行调整,比如“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等等。理由是所谓美学上的考虑!

我不知道“专家们”知不知道美首先是要尊重人民的习惯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变态!

语言文字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是个约定俗成的东西。大众认可,才是硬道理。因为这东西不是象牙塔里的观赏品,是老百姓每天日用的。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很多民间流行的俗字、别体字,民间错误的叫法,最后都被官方承认,成为今天的规范。很简单,语言文字是要流通的,是大众的事,不能完全由精英说了算。语言文字不扎根民间,就没有活力。在历史上,许多民族的精英曾经试图造过字,比如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但是由于没有在民间扎根,最后都没有流传下来。后面的建州女真虽然是金代女真的后裔,但在重新崛起之时,已经全然不知祖先的文字,还得重新再造。因此,教育部下属的国家语委,如果出于规范汉字的考虑,出台所谓的规范表,思路不应该是把已经通行的书写习惯改过来,想当然地改成专家们喜欢的形式,而恰恰应该相反,尊重民间的习惯,加以固定化。

不知道谁给他们混乱该汉字的权力了?!使用这些汉字是13亿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不是说改就可以改。

还有一点,不知道“专家”有没有考虑改这些字的代价?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把这些字改了,相应的字典,教科书以及其他的出版物都得跟着改,就是说都得重印!这个代价算过没有?!据有人估计改一个字的花费10亿,

44个就是440亿,这个钱谁买单?还不是广大人民?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少吗?然而教育部的一干官员却花着纳税人的钱,历时八年,就研究出这样给汉字发展带来混乱的成果?!也许应该整形的不是汉字吧,应该是这些人!

这44个汉字真冤,没事就被整了形。老百姓也冤,闭门家中坐,无端地就要改习惯,招谁惹谁了?

我是强烈抗议对这些汉字整形!就算改了,我也不会那样写,至少表示我对汉字的尊重吧。

agw

重复贴合并器,纯水贴删除机。

豆瓣ID:红尘梦羽 推特www.twitter.com/hcmy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3 15:36 只看该作者

亲之两点,遥相呼应,险中求稳;亲之竖勾,俏皮活泼,暗生情趣;合而视之,如群鱼逐波,双蝶戏花。而今,砖家叫兽们竟要将它们改成木,果然是“木若呆鸡,行将就木”

我也提一点个人意见,应该将专家教授改为“砖家、叫兽”,砖家们别恼,且听我道来:

1、文字具有社会性,2、文字是表意工具,3文字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砖家叫兽”之称谓已为大家广泛接受,从砖家教授之言行来看非常符合,该称谓已沿袭数年,并有继续继承发展的势头。

所以将专家教授改为“砖家叫兽”比将“小”改成“木”更有现实意义。

同意的请“支持”,反对的是砖家之流。

Yhard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3 15:46 只看该作者

窜访是新词,呵呵

永远不要跟我扯强国的淡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3 16:09 只看该作者

以后那个胡折腾再出去,就给他用上“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