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念女士去世

本主题由 张书记 于 2009-11-25 15:49 移动 路边社门卫

路边社门卫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1:24 只看该作者

郑念女士去世

《上海生与死》英文版封面

悼《上海生与死》作者  

以《上海生与死》一书闻名于英美文坛的作者郑念女士星期一(二日)病逝华府,享年九十四岁。郑女士在今年七月洗浴时不慎被热水烫伤而住院,伤势时好时坏,更不幸的是被细菌感染,终致不治。  

  

郑念本名姚念谖,原籍湖北,一九一五年生于北京,父亲是日本留学生,曾任北洋政府高官。郑念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学英国,就学于伦敦政经学院,师从著名的左翼政治学教授拉斯基(Harold J. Laski),和本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同学。余先生生前说,当时在伦敦政经学院的中国女留学生只有两人,郑念是漂亮的那位。郑念不仅漂亮,气质尤其好,一直到逝世前,始终保持美好的容颜和仪态。  

  

郑念后来嫁给同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郑康琪,随夫姓易名为郑念。他们学成归国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双双奔往战时首都重庆,郑康琪加入了外交部,一九四一年外派澳洲,追随徐谟公使(战后曾任国际法院大法官)担任参事,驻澳长达七年,一九四八年十月才调回中国,出任外交部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但大陆随即变色,郑因有老母,没有随政府迁台,「解放」后转职英商壳牌(Shell)石油公司担任中国总经理,但不幸于一九五七年因癌症病逝。郑念继其夫在上海任职壳牌石油公司,担任英国总经理的助理,直到文革前夕。  

  

文革期间,由于郑念是英国留学生,长期供职待遇优厚的外商公司,享受资本主义式的生活,被红卫兵抄了家,并被控为英国的间谍,系狱将近七年。这期间她在上海电影厂担任演员的独生女梅平遭红卫兵迫害致死。《上海生与死》即是写她个人的惨痛遭遇,因这是文革后第一本以英文写的亲身经历的书,一九八七年在英美两国出版后,造成轰动,使郑念一夕成名,并带来财富,请她演讲的邀约应接不暇,每讲一次可收入美金五千元,郑念晚年即靠书的版税和演讲收入生活,加上壳牌石油公司给她股票的红利,日子过得非常舒适悠闲,而最大的享受是她有了完全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可是她心中也有一个永恒的痛,那就是女儿梅平的死。梅平生于澳洲,有澳大利亚国籍,根本不须回中国的,但一九四九年四月上海沦陷前夕,住在香港的郑念,奉先生之命把女儿带回大陆,因此铸成了毕生无可挽回的大错。这个错给她的伤痛,当她老病孤苦无依时,就越发加剧。而当她获悉杀害她女儿的凶手胡永年依然健在、儿孙绕膝时,更是心如刀割。  

  

当然还有无限的故国之思,可是三十年前她以探亲名义远适异域时,已发誓不再重返伤透她心的中国,而故国只能长存她的记忆中和梦里了。  

  

郑念之死,使我想起赛珍珠晚年的感慨。七十年代后期赛珍珠想重访中国,在遭受中共驻加拿大大使馆馆员的粗暴待遇后,相当伤心的表示:为什么共产党统治中国后,像胡适、林语堂那一代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人都不见了?郑念可说是中国继胡、林之后有文化、有知识、有教养的最后一代,她的死,那个世代已成绝响。  

  

来源:中国时报 作者:傅建中   

郑念女士(右)及其女儿

郑念女士语录:

“文化大革命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商行服务,又不是文化组织。”

“再三邀请作坦率的建设性的批评,然后又严厉地处罚提出批评的人,毛泽东如此奸诈的行为完全吓坏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至于中国的文化生活处于停滞的状态。”

“毛对知识分子的污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忍地步,这完全破坏了中国传统上对学术知识的尊敬。”

“我扪心自问,我曾看过如此众多的有关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书籍,怎么会还看不透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多少年来,期盼着毛泽东的死,在我身陷囹圄时,我曾如此热烈地祷告,希望这愿望成为现实……这个人对我女儿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期待着他将受到正义的评判,但这将会遥遥无期。”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领导人为了保住面子而杜撰的。他们没有勇气公开承认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失败。”

“我内心深知,真正的罪犯……是我们都必须在此生存的罪恶的制度。我告诫自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斗争。”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misha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1:47 只看该作者

问:您一生受了不少苦,丧夫之苦,丧女之痛……您能不能向读者、向我们的听众谈谈您如何对待苦难?

答:一个人主要的就是,不要气馁。你一定要有一个希望,并且有信心、乐观,朝著那个望走。如果,你觉得没有希望了,那你就解除武装了。我在监狱里,虽然那么苦,我还是永远要奋斗的。只要你有一口气,你就应该朝著你的目标奋斗。

抑扬

小组男客服(Twitter @yiang_)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1:53 只看该作者

悼念郑念女士

读过《生死在上海》

Cena

老蔡。蔡呐,音谐瓷器,与法科。到这里,只图个,无目的消磨。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2:06 只看该作者

惭愧没有读过。寻机弥补……

huhaile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3:39 只看该作者

49年回国,上了TG的当了。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3:45 只看该作者

只能在黑白照片中,看到那一辈曾经风华绝代的中国人~

enfleurs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4:03 只看该作者

上海生与死,郑念,记住,一定要看

yangyoung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4:59 只看该作者

气质相当好啊~

有没有人读过此书中文译本?

抑扬

小组男客服(Twitter @yiang_)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13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yangyoung 于 2009-11-8 14:59 发表

气质相当好啊~

有没有人读过此书中文译本?

-——80年代国内出版了中译本,《生死在上海》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13 只看该作者

优雅的知识女性

悼念

george

思想罪在逃犯 大洋之声轮值DJ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2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8 13:45 发表

只能在黑白照片中,看到那一辈曾经风华绝代的中国人~

优雅 - TG不管花多少纳税人的钱都打扮不出来的东西。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2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楼 george 的话题

平心而论,都60年了,强盗应该是可以装扮成贵族的。可TG居然匪气依旧,简直是绝了。

歪歪

莫西莫西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32 只看该作者

悼!

东方安澜

中国杂种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48 只看该作者

虽然刚知道

未来他老爸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5:56 只看该作者

我手中的版本好像是

《上海生死劫》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16:0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8 15:27 发表

平心而论,都60年了,强盗应该是可以装扮成贵族的。可TG居然匪气依旧,简直是绝了。

仔细看看郑与她女儿的合影,TG的意识形态对女性所做的事便是将所有的女性特征去女性化,而后恶劣的庸俗。他们与一切的美有仇。这一点TG所犯的罪比纳粹远的多,也深的多。纳粹对犹太人灭绝人性,但在美学方面,并非如此。纳粹的建筑、音乐、雕塑、电影,直至他们的军装,都是有美的成分在的。TG执政的60年,就是将中西文化彻底毁灭的60年,一个文化环境完全被破坏了的土壤中,怎么会成长出贵族?

cabezahueca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8 22:14 只看该作者

被TG欺骗的可怜人。

米西米西

老家大洋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0:57 只看该作者

这气质真美,贵族~~

王祖贤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03 只看该作者

怀念一个美人

http://www.ipencil.org/?p=983

《生死在上海》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书评:

以下的情景在许多时间和空间里司空见惯:

一个富裕的人家里,夏天炎热的晚上,女主人坐在自家静静的书房里看报。台灯的光照下,柔软的沙发,织锦缎的垫子,墙边装着中文英文书籍的书架。佣人前来通报有客来访,然后,会客厅里,主人和客人聊着天,佣人端来用精致瓷器盛的茶和英国式薄三明治……  

  

但在1966年夏天的上海,也会有这种生活吗?  

是的,虽然在那时,在那个城市里,能有这样生活的人非常少,但这毕竟是真实存在的。可是,在我的印象里,1966年的中国,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似乎断不应该能够存在这种生活景象的。我以为,在那个疯狂的年头以前好几年,这样的人及其生活方式就应该从中国大陆消失了。看来我还是不了解历史。

这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惊讶。

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接下来,故事逐渐展开。

以下是女主人公的个人背景:一个知识女性,出生在北京,燕京大学毕业,然后赴英国留学——到英国政治经济学院。在那里,1935年,她遇到了自己未来的丈夫,也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他们结了婚。她丈夫成为国民政府的外交官,被派往澳大利亚使馆。在澳大利亚,他们的女儿诞生了。后来,她丈夫回到了中国大陆,在上海继续担任外交官。1948年10月1日,她和女儿也来到了上海。

1949年以后,他们一家选择继续留在上海。她丈夫不再是外交官,转而出任壳牌公司上海办事处总经理,直到1957年患病去世。壳牌公司派来了新的总经理,英国人。应壳牌公司邀请,她成为新任总经理的助手。一直工作到1966年壳牌公司离开中国大陆。

这家人的祖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因此,他们有着丰厚的家产,在国内外的银行都有存款。也因此,他们才能在1966年的时候还保有那种生活方式——独立的三层住宅,男女佣人和厨师、园丁。仅在大陆银行,她的存款就数以万计。

当然,随后发生的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意外的。先是家庭遭到红卫兵的洗劫和摧毁,然后是女主人公被捕入狱,狱外的女儿处境更糟。已经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的她,在与母亲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被人活活打死。事实上,这本书就是她劫后余生的母亲含泪写来献给她的。

讲述个人和家庭的苦难在中国已经很难引起人们兴趣了。但是,人们绝不能因此而蔑视他人的苦难,或者压制他人讲述苦难的空间。这无异于另一种邪恶。而且,郑念的故事和她的讲述具有极大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用英文写成的,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广泛反响。我正是在一本法国人写的上海史中得知这本书的。我读的是中文译本。应该说,翻译的味道很浓,英文所特有的那种冷静、严谨,或者说英国味,透过译文,依然清晰可辨。

最早打破郑念平静生活的是两个上门通知她参加批判别人的群众会议的人。郑念表示不感兴趣。其中一个人愤怒地责问道:“难道你不知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吗?”

郑念的回答是1966年以后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说不出来的:

引用:

“文化大革命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商行服务,又不是文化组织。”

1966年9月27日,经历了一个批斗会后,女主人公(笔名是郑念)被捕入狱。实际上,说入狱是不准确的,在未来的六年里,她一直被关押在看守所,甚至没有机会来到真正的监狱。因为坚持不认罪,她一直被拘留在看守所,在单人牢房里被拘留了六年。

书中有大量郑念和其他人,如红卫兵、狱卒、审讯人员的对话。我相信,至少那些人当初不会说出书里的那些语言。那些语言太书面化、太清楚简洁,丝毫也不拖泥带水。可是,他们当时说的原话,必定用词简陋、语义含混、语焉不详。他们只有那种水平。可是,作者这样写,虽然失去了某种程度的真实,但这种笔法带来的阅读享受却是非常迷人的。对文革那种低贱荒谬的历史,我此前从没见过以如此高贵淳精的笔法进行过叙述。这种叙述本身就是对那种荒谬历史的最大蔑视

——甚至在用词方式上,作者也绝不和他们同流。

在作者对自身经历的叙述中,不时穿插有她对中国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和评论。这些分析和评论,在两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一,古典人文教育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接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即使没有专门研究过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也自然会有对人的权利、尊严的体验和珍视,有对自由和正义的向往,并有对邪恶势力的天然厌恶和警惕。他们中的杰出者,如郑念,还会因此而具有对抗邪恶的无尽勇气和坚定决心。

其二,本书的中文译本内部出版于1988年。虽然是内部出版,译者和出版者对原书内容的大胆保留也是令人惊讶的。我不知道下列内容什么时候能再一次出现在大陆出版物中:

引用:

“再三邀请作坦率的建设性的批评,然后又严厉地处罚提出批评的人,毛泽东如此奸诈的行为完全吓坏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至于中国的文化生活处于停滞的状态。”

引用:

“毛对知识分子的污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残忍地步,这完全破坏了中国传统上对学术知识的尊敬。”

引用:

“我扪心自问,我曾看过如此众多的有关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书籍,怎么会还看不透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引用:

“多少年来,期盼着毛泽东的死,在我身陷囹圄时,我曾如此热烈地祷告,希望这愿望成为现实……这个人对我女儿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期待着他将受到正义的评判,但这将会遥遥无期。”

引用: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领导人为了保住面子而杜撰的。他们没有勇气公开承认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失败。”

正因为有对现实的深刻认识,郑念在六年的拘留生涯中始终拒绝认罪。指控他的罪名是里通外国、为英国人充当间谍。因为拒绝认罪,郑念曾经被背铐很多天,以至于双手落下了终身的伤害。但她选择坚持,用各种办法坚持。在智识和道德上,她压倒了审讯人员,以至于居然能得到某些局部胜利。在交代材料的底部,落款照例是“犯罪分子:”郑念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在“犯罪分子”前面加上“没有犯过任何罪的”这几个字。在多次重写交代材料以后,再给她的纸上终于不再有“犯罪分子:”这个落款了。

当然,这种略带喜剧色彩的事情绝不是六年拘留生活的主要内容。更多的是折磨、殴打、审讯、肮脏、饥饿、病痛、孤独、对亲人的苦苦思念和看不到希望。可是,在当局终于要释放郑念的时候,她却拒绝离开。

林彪事件后,在中共内部大清洗的情况下,继续关押郑念这样的人对当局来说已经没有意义。郑念被带出来,有人向她宣布,将要对她宽大处理,释放出狱。郑念感到义愤填膺。她需要的不是宽恕,而是道歉。

引用:

“我内心深知,真正的罪犯……是我们都必须在此生存的罪恶的制度。我告诫自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斗争。”

她拒绝了所谓的释放决议。她要求政府宣布她根本就是无罪,并且要求政府赔礼道歉,还要在上海北京的报纸上公开道歉。

这种要求只能让专政人员感到好笑。他们当然永远也不会理解这种坚持背后的信念和价值观。

郑念还是走出了看守所,因为她以为可以见到久别的女儿,可实际上,女儿在她失去自由不久就已经悲惨地死去了。

以后的几年依然是文革的岁月。郑念被和另一家人一起安置在一座房子里。生活条件还算好于同时期的上海普通人。但从此以后,郑念似乎就要在和街道积极分子和片警的周旋中度过余生了。他信任的一个人居然是个告密者。“我什么时候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啊!”

她去看望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当年,他们两个年轻的母亲曾经一起在澳大利亚的海滩上漫步。现在,这位老朋友已经卧床不起,濒临死亡了。在告别的时候,老朋友给郑念留下的最后遗言是:“想办法出国吧,你还可以做到。”

出国的机会终于在文革结束后出现了。文革结束以后,郑念成为统战对象,有机会出席各种妇女界的活动,并同时得到一些特权,比如在内部商店购物。郑念开始准备出国。

出国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郑念以看望在美国的妹妹的名义申请出国。一段时间以后,得到了批准,倒没有太多的周折。然后,为了得到美国签证,郑念找到渣打银行在上海的经理。他们是老相识。她可是银行的重要客户。见到郑念,这位经理有些吃惊,他以为郑念早已死去了。

很快,郑念拿到了美国签证。从上海登船赴香港时,郑念在船上透过蒙蒙细雨,望着壳牌石油公司的大楼和她原来办公室的窗口,她知道,这一去,就将永远离开祖国。

在香港,壳牌公司为过去的老员工安排好了飞往美国的头等舱机票。到了美国以后,她终于开始了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

引用:

“在我新的生存空间,找不到像上海居民委员会卢英或户籍警老李这样的人物。在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我感到精神焕发。”

全书的结尾是郑念对中国文革后的政治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这些分析,虽然写于八十年代,但现在读起来仍然很有启发性,是现在许多人所不及的。

本书的版权页表明,此书印刷了5万册。看来,80年代的不少人读过这本书。我是后来者,21世纪才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据说谢晋当年曾经打算把这部书改编成电影。如果果然做到的话,应该比《芙蓉镇》的冲击力更强。当然,拍摄的难度也更大。

80年代,读这本书的不少人感叹唏嘘。我想,这些人可能联想到了自己在疯狂岁月的遭遇,感同身受。我幸运地没有那可怕的经历,不至于“唏嘘”,但我另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对造成这一切悲剧的那个邪恶力量,从过去的痛恨变为极度的厌恶!简直就是厌恶透顶!

我脑子里总是浮现一个并不存在的场景:一群肮脏的家伙闯入一个正在聚宴的大厅,把大桶大桶的粪便到处倾倒。客厅里的人固然目瞪口呆,恶心不已,可这群肮脏的人也没得到什么,他们只是更加肮脏,脏到臭不可闻。

人们痛恨那些掠夺偷窃的强盗和贼,但这些肮脏的家伙,只能让人厌恶,多少高尚的人和美好的东西都毫无意义地毁在他们手里,毫无意义……

[ 本帖最后由 王祖贤 于 2009-11-9 11:06 编辑 ]

Viya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07 只看该作者

纪念之…

书一定要找来看…

文一撮

vincnd, 真理追寻者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13 只看该作者

致敬!

这个书有空一定要看

evan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18 只看该作者

郑念名言

#革命是destruction的,建设国家是construction的。打江山的人往往不能很好的建设国家。

菜爹

湿傅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30 只看该作者

这些好书,上哪儿才能买得到?

80年代国内竟然有出版社有勇气出版??我很奇怪

闹了个运

Twitter @naoyunhui 不算激情革命派,但是心情容易激动,有正义感,骨子里还是偏温和,要是玩不过你,就颠儿。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32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菜爹 于 2009-11-9 11:30 发表

这些好书,上哪儿才能买得到?

80年代国内竟然有出版社有勇气出版??我很奇怪

那时候国内气氛很自由的

菜爹

湿傅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35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闹了个运 于 2009-11-9 11:32 发表

那时候国内气氛很自由的

哦?我只记得那时候我们全家疲于生计,根本不知道国事。

george

思想罪在逃犯 大洋之声轮值DJ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1:55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楼 王祖贤 的话题

多谢介绍。打算去找一本看看。

阳光不锈

医生的职责不是救人,而是少杀人…以为自己是风,结果遍体鳞伤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草!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2:40 只看该作者

大陆的版本,翻译为:<上海生死劫>

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75207.html

我家旺财有喜了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3:07 只看该作者

贵族格调:看海派贵族的兴亡

一提到海派贵族,大家自然想到的是解放前大上海的旗袍、夜歌、舞厅等形象。好笑的是,旧时代的海派贵族们,其实很少涉足百乐门等地方。如果要举出一个海派贵族代表性人物,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宋氏家族。有意思的是,宋家王朝建立者本非上海人。然而,宋氏家族在上海滩的起飞,的确代表了中国新文化后海派文化贵族的典型。

上海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阜,仅仅是个渔村小镇,和改革开放前夕的深圳差不多。随着列强的进入和地理位置,上海开始了飞速发展,巨大的经济基础是海派贵族们的财富来源,独特的教育环境和历史地位,让海派贵族们在较短时间内走向了辉煌。这个特殊历史时代,造就了一批不是上海人的“海派贵族”。

和京派贵族不同,海派贵族不太讲究出身。即便是宋家王朝的缔造者,曾经不过是一介平民,丝毫没有皇宫大臣的背景。上海人,其实是个很模糊的定义。解放前的上海,是一个类似纽约一般的大熔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来到上海,包括被苏联赶走的沙俄贵族到受迫害的犹太人,很多后来都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希拉里-

克林顿夫人的父亲小时候,就曾在上海犹太学校避难。这所犹太学校建筑如今归属上海教育局。

老上海正是以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中国的海派文化和海派贵族。

京派贵族由于被列强欺负得太不起头,因此看不起上海贵族对西方的亲近。这种对海派文化的看法一直延续到了解放后,成了很多上海人被打倒、被批判的罪证。

其实,海派贵族的来源,并非都是像宋家那样的传教士家庭。很多海派贵族本身是脱胎于传统的江浙甚至全国各地的贵族一群或者是事业有成之辈。他们有的因为商业、战乱(如东北)、政治威胁(如鲁迅)、事业(如梅兰芳)等等原因来到了上海滩。半殖民的环境,完全开放的口岸,让这些来自九州四海的中华贵族和能人,纷纷踏上了上海这片冒险家的乐园。

传统的“三代出一个贵族”的理论,在老上海被缩短了。海派贵族之所以能短期内成为贵族,部分因为海派贵族本来的根还是的中华传统贵族。只不过和京派贵族不同的是,海派贵族们适应了新时代,在事业上取得相当的成就,在文化上实行了蜕变。他们的经济基础,来自于他们的教育和社会能力。在新环境下,他们比京派贵族有着更加稳固的经济支柱。在文化上,他们更加适应当时的新时代,最终成为时代浪尖的领头羊。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士,很快就被认可为上海上流社会的一员。这点和京派的皇宫大臣血统论截然不同。上海的贵族定义更广泛,可以说在老上海,不少海派贵族有着一些“范进中举”式的传奇故事。

海派贵族很多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从事不同的行业,并非一脉相承。无论是呼风唤雨的宋家王朝、大上海风景画的作家张爱玲、上海滩大亨犹太人哈同、建立上海公交线和雷斯顿理工学院的英国人雷斯顿、还是京剧大师梅兰芳,或者写作方面的女神童琼瑶,他们以后在社会上地位的变化,都是“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传奇代表。

贵族的定义,远不是有钱就是贵族。这点无论是明清时代的皇族、山西银行家还是后来的徽商、浙商等家族,都非常清楚的。要维持家族的事业和社会地位,要成为真正的上流人物,教育是必须的。这是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教诲。而海派贵族,则完全继承了这个中国的传统,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不菲,而且极其开明。

海派贵族没有血统论,也不讲你是中国人还是老外,他们看中的,是你的个人。你的事业贡献,你的家庭门风,你的教养,你的财富。财富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大上海的很多成功人士,虽然财富上谈不上“贵”,但他们能来往于上流社会,并被海派贵族接纳。这里,教育是关键的关键。

上海进入20年代后,雄厚的经济基础促使了教育和文化高速度发展。当时上海的高等教育已经比肩日本,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被誉为东方的哈佛,上海交大、同济、震旦、沪江、雷斯顿理工等一大批出色的大学,各自根据美、德、法等列强的办学理念建立,最后融会中西,为老上海和海派文化的辉煌,打下了扎实的教育文化基础。除了大学,当时上海还有一批著名的中学,如培养了宋氏三姐妹、张爱玲等的中西女中等一大批教会、本土的中学,也是名人辈出。高超的教育水准,是老上海贵族们持续辉煌的最大本钱和标志之一。可以说,教育水准决定了一个人在当时上海的社会地位。听上去很有些“范进中举”的味道,也可以看到海派贵族的中国之根。

海派贵族往往被人指责“崇洋媚外”,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西餐、跳社交舞等等。一般认为是上海被全盘西化的结果。

但只要了解真正海派贵族的人都知道,海派贵族其实内心非常中国化。他们这些人,拿起钢笔写出一串外语,提起毛笔就是一行漂亮的楷书。虽然上海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西方色彩很重,但到了家里,浓厚的传统风俗习惯得到绝对的尊重。中国的各个节日、祭祖、例行到长辈家请安等,绝对不能马虎。即便是已经入了基督教的宋家,也不能随便以基督教来改变中国的很多传统习惯。

老上海贵族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京剧各大派到了20世纪,几乎都得到上海贵族们的大力支持,梅兰芳移居上海后,甚至与当地一家地产金融商联了亲。须生大师孟小冬女士和上海滩黑帮三巨头之一杜月笙的传奇故事,也是一段美谈。“越剧十姐妹”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浙籍贵族们的大力捧场和财务支持。传统国画的北齐南张、宗教的高僧大德,以及在文学、戏曲、音乐等方面,海派贵族对传统文化的支持不遗余力。如京剧在老上海的普及之广泛,就连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都可以彩装上台一唱。解放后,上海金融界人士经常造访上海昆剧团,财务支持,演出捧场,看着上昆团的“七梁十柱”在“传”字辈老一代的培养下,逐步成长为中国昆曲界的一代大师。

对于国外的新玩儿,如电影和时尚,老上海人也不让欧美。原本保守的京派贵族旗袍,在上海裁缝和海派贵族独特的品位改造下,逐渐变成了闻名遐迩的改良旗袍,风靡近百年,依然风头不减。2000年香港电影“花样年华”更把上海旗袍风刮向了全世界。从警惕、接纳、消化、最后中西合一,海派贵族们独创的品位,变成了老上海的风尚标志,使得上海成为了旧中国的时尚之都,风靡东亚各国。音乐方面,民歌小调结合爵士乐形成的“上海夜歌”,是中国流行音乐歌曲的开始,影响了中国流行歌曲乐坛数十年。

上海贵族们的确喜欢欧美的东西,这点不可否认。可并不是所有外国人的东西,都能在上海站稳脚跟。在20世纪初,日本虽然国力赶超了中国,但随着上海的不断发展,日本的一切就不再入上海贵族的眼。日本制造的商品由于质量差,因此被上海人讥笑为“加庞货”而拒绝。

与其说海派贵族崇洋,不如说他们只喜欢真正的、最好的、最高档的东西。当上海开始赶超先进国家的之际,他们会毫不犹豫推崇自己独特的品味和风尚。海派贵族们对老上海电影业、时尚、以及传统戏剧、艺术方面的巨大支持,就能看出,处于全盛时期的海派贵族,已经在融合中外的道路上,创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独具一格的文化现象。京城新文化运动创造者们一直梦想出现的一种中国新文化雏形,在上海强势出现。

如果说要用一个行业来代表上海的辉煌,那就不得不提到老上海电影业。明星在上海和传统的戏子概念已经完全不同了。上海贵族们和电影明星的来往,往往成为当时八卦新闻的材料。对于电影业的尊重,连带着海派贵族优待电影明星们,就连所谓传统戏曲的戏子到了上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高社会地位。看低戏子的老观念,在上海首先消退。在这种开放、前沿的观念下,老上海电影界汇集了来自中国各地的精英,左翼、写实、言情、清宫、武打、恐怖、悬念、喜剧、戏曲、古装、现代等各种具有中国风格的电影模式,在老上海影坛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直影响了两岸三地的影视界数十年。

在大陆,海派文化和生活方式由于其强大的辐射力,一直被众多人所追崇,成为了后来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表。上海贵族们很多和工商、金融、教育、文化界关系密切,因此他们的贵族文化也深深影响了整个上海社会和很多其他地区。即便是在板刷头、白衬衫、蓝裤子、黑布鞋统治的1960、70年代中国服装最为单调的时期,上海时尚总是能够在全国各地城市中独树一帜,在可怜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在黑、蓝、白的世界中翻出一些小小的时尚小浪花,给穿衣服人增加一丝特有的色彩。以至于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有种下意识的感觉,觉得到上海就能买到比当地要好看得多的衣服。尽管那个时候“时尚”这个词早就被大众遗忘。

解放后,公私合营,上海贵族们的产业基本上交了国家,丧失了任何参与产业管理的资格。他们空有一身本事和一腔报国的热血和激情,但由于自己的出身,最终报国无门,只能安然退出了新中国的建设大潮,躲进了自己的世界。

靠着公私合营后的定息和自己的家产,海派贵族们还能维持自己的资产阶级生活。好莱坞电影消失了,西方的信息没有了,海派贵族们还是以自己的方式,继续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50年代到60年代初,海派贵族们中居然还可以看到穿着白色婚纱的结婚照。在自己的客堂里,年轻一代人放着家中解放前收集的老唱片,品尝着舒适优雅的生活。虽然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巨大变革,海派贵族们与众不同的生活和文化意识成为了批判的公敌。但解放后短暂的和平时代,让残留在上海的贵族们还能保留一丝自己的生活。

海派贵族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步在政治风浪中消失了。公私合营后的定,在十年动乱期间停止了。红卫兵的吼声打破了海派贵族最后的宁静,这十年,海派精英们,被打死、斗死、自杀的,不计其数。海派贵族迅速消亡,海派文化也在1960年代初最后绽放一下后,完全沉寂下去了。

曾在抗日和历次内乱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的海派文化和海派贵族们,终究躲不过这一次灭亡的浩劫。

等到1980年代开放,残留的海派贵族们缓缓醒来。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已经过去。所欠的定息一次性发还了,自己的古董家具和房产部分归还了。可是这一切都无法挽回死去的亲朋、消除家庭离散之痛。他们与世界隔绝得太久了,昔日事业和社会的风光岁月已经不再。

他们刚刚从伤痕累累中爬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选择让自己的子弟们离开中国。子弟们去了海外后,一部分老人独守在老宅、红木家具和回忆中度过晚年。另外一些老人也随着上一代人去了海外,终老异国。

郑念女士在美国用英语所著的《上海生死劫》,成为了描述上海最后贵族们一段血泪经历的代表作。在国内,《傅雷家书》的出版和傅雷先生的遭遇,化作了上海最后贵族们的最后一声叹息。

进入90年代后期,全中国突然爆发了一场寻旧热,特别是上海人,老上海、百乐门、汇丰银行、外滩、张爱玲等话题顿时火起来。模仿所谓的高尚生活方式,也被冠以娇滴滴的“小资情调”。红木家具、老克勒、小开等又时髦了起来。老上海话题的影视剧和小说,进入新一轮的火爆和炒作。

对于娱乐圈和社会上对老上海的模仿秀以及众多模仿老上海的文艺作品,残留的海派贵族们,只能摇摇头,说一句“一群跳梁小丑,对于真正的海派贵族生活和品位一无所知”。

青山依旧在,毕竟东流去。

被毁坏的,不可能再被重复。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所出现的、真正融会中西、推陈出新、具有勃勃生机的海派文化,最终随着海派贵族们一起消亡了。只留下一大批经典的作品、传奇故事、和几栋老楼,供后人凭吊。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3:3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zuicui 于 2009-11-8 16:09 发表

仔细看看郑与她女儿的合影,TG的意识形态对女性所做的事便是将所有的女性特征去女性化,而后恶劣的庸俗。他们与一切的美有仇。这一点TG所犯的罪比纳粹远的多,也深的多。纳粹对犹太人灭绝人性,但在美学方面

+1

将TG比拟为纳粹、法西斯,简直是对纳粹的污辱。用这种类比的时候,我深深知道比喻的不伦。

可是确实找不出恰当的词汇。也许没有什么人类的语言,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我对中国共产党人(仅限于中共,不包括外国共产党)的蔑视。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3:4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王祖贤 于 2009-11-9 11:03 发表

http://www.ipencil.org/?p=983

这本书是用英文写成的,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广泛反响。我正是在一本法国人写的上海史中得知这本书的。我读的是中文译本。应该说,翻译的味道很浓,英文所特有的那种冷静、严谨,或者说英国味,透过译文,依然清晰可辨。

不知道这是这本书的优点还是缺点,有一位评论家就写道,由于郑念的英文过于地道,整本书像新闻记者在叙述他人的故事,哪怕是描写自己的女儿死于非命,也传达不出中国人应有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同时,地道的英语写作不容易引起评论圈的注意,与郑念相对比,哈金(原名:金雪飞)由于英文不地道,带有浓重的中国腔,一直被美国文学界称道,认为他“拓展了英语的表现形式”,哈金在短短十年内几乎囊括了美国能颁授的所有严肃文学奖。

网络低俗风

1984BBS四书五经党元首,专注于昏暗油灯下的考据工作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4:03 只看该作者

美女哉~

LOVEVIVIAN

3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4:39 只看该作者

真是红颜薄命,她能够享受作为一个人的自由和尊严的时候,却没有人能够分享这份愉悦了。

单手扶墙

活了几十年年,没能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心神不宁。

3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5:5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zuicui 于 2009-11-8 16:09 发表

仔细看看郑与她女儿的合影,TG的意识形态对女性所做的事便是将所有的女性特征去女性化,而后恶劣的庸俗。他们与一切的美有仇。这一点TG所犯的罪比纳粹远的多,也深的多。纳粹对犹太人灭绝人性,但在美学方面,

+1984

旮旯旭

3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6:05 只看该作者

很有气质

rosemad

3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6:27 只看该作者

“再三邀请作坦率的建设性的批评,然后又严厉地处罚提出批评的人”

多么的精辟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3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6:57 只看该作者

也许郑念本人没意识到,《生死在上海》对文革的描述有填补空白的独特——揭示了红卫兵的社会阶层性。谈到红卫兵运动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说他们愚忠,受腊肉利用,狂热地创造新世界,等等,总之是上当受骗的一群。郑念笔下的不是这样。据她观察来她家抄家的红卫兵,都很消瘦,营养不良的样子,进来就四处打量,肆虐一通走了以后,郑念发现很多东西不见了,显然被“顺”走了。这会是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理想主义者所为吗?当然不是。当时“建国”已经17年,国民普遍贫穷化,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供应,借煽动底层哄抢相对富裕者,这也是文革真相之一,但提到的人貌似不多。

腊肉利用青年不假,但底层贫民也利用了腊肉。

[ 本帖最后由 花想容 于 2009-11-9 16:58 编辑 ]

抑扬

小组男客服(Twitter @yiang_)

3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7:01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9 16:57 发表

也许郑念本人没意识到,《生死在上海》对文革的描述有填补空白的独特——揭示了红卫兵的社会阶层性。谈到红卫兵运动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说他们愚忠,受腊肉利用,狂热地创造新世界,等等,总之是上当受骗的一群。郑

-——是的,我看这书时候还是高中,这些描述让我吃惊

花想容

依据用户管理细则,账号永久停用。

3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7:17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楼 抑扬 的话题

我相信这种情况不能代表张承志这样的红卫兵,但情况显然是很复杂的。

写实

自由,就是宽容异端的思想言论

3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7:58 只看该作者

也不要太高抬了纳粹的审美能力,他们确实比tg文明,但是也还是一帮自持古板的审美障碍者。希特勒出身自三流画匠,虽然比斯大林这种纯文盲土匪强点,但是最有创造力和最优秀的现代艺术家大多被纳粹驱赶到美国去了。

跑题了,纪念郑念女士

写实

自由,就是宽容异端的思想言论

4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7:59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9 16:57 发表

也许郑念本人没意识到,《生死在上海》对文革的描述有填补空白的独特——揭示了红卫兵的社会阶层性。谈到红卫兵运动的文章多如牛毛,大多说他们愚忠,受腊肉利用,狂热地创造新世界,等等,总之是上当受骗的一群。郑

这个确实有别于千篇一律的简单化、脸谱化红卫兵记载

Utopian1989

不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是为了美好的今天

4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19:22 只看该作者

mozhixu: zhangweiguo 余英时:中国目前的执政党想要人们忘记文革那一段对执政党不利的历史,但是,郑念的书把那一段记忆变为永恒。

vahine

我很想就你的粗俗说些俏皮话,但那不在你的理解范围。

4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0:21 只看该作者

仪态非凡。

汪达

4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0:36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8 15:27 发表

平心而论,都60年了,强盗应该是可以装扮成贵族的。可TG居然匪气依旧,简直是绝了。

-–==========

因为匪气,有些事情才干的理直气壮。这样的革命经验、执政经验自然丢弃不得。

kiko

4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1: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楼 阳光不锈 的话题

感谢你的链接,已下载,正在读。

paul

像雅克.梅林一样活着

4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1:00 只看该作者

何止是很有气质,她比任何现在一个明星都美,真是绝代佳人啊….

Cena

老蔡。蔡呐,音谐瓷器,与法科。到这里,只图个,无目的消磨。

4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1:16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花想容 于 2009-11-8 15:27 发表

平心而论,都60年了,强盗应该是可以装扮成贵族的。可TG居然匪气依旧,简直是绝了。

举例:政协老大

af0926

4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1:20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两个版本的《上海生死劫》,一个是内部版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5687/

菩提一叶

Essays,palm,blues,my Precious !

4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1:45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斯人。。。从语录就能感觉出其价格魅力。。。

电驴上有下载,请大家来这里: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55687/

以地之名

4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2:00 只看该作者

“我扪心自问,我曾看过如此众多的有关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书籍,怎么会还看不透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

值得我们反思

argylls

低教会派立宪保王党 阿盖尔郡义勇民团团员

5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9 22:27 只看该作者

拉斯基的学生,大约是尼赫鲁,恩克鲁马之流的同窗,49年时警惕性不足,估计和这段经历有关,多少受了导师的影响,到后来切身体会了才最终清醒。伦敦政经学院里上学,被忽悠的不少,郑女士的代价是自己女儿的性命和人生中的一段不幸,比她个人遭遇更糟糕的是很多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全民不止一代人陪着倒霉。

摘一段李光耀回忆录《风雨独立路》里的描述:

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第一学期,政治学教授哈罗德·拉斯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跟其他许多以前

没修政治学的学生一样,听了他的一些课。他个子小,长得不起眼,头脑却灵活极了,说话

很有魅力。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对许多殖民地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少人

后来掌了权,他们自认为从拉斯基那里学来了理论,并根据他的理论推行不恰当的政策,结

果搞垮了本国发展不足的经济。多亏我在执政之前,在能起坏作用之前,就看到了多个经济

体失败的经验。从而提醒我这样做是危险的。

http://www.oklink.net/jswx/penson/liguangyao/010.htm

BTW:哈耶克的不少著作里提到拉斯基,基本是负面评价,还多次说他写书是给那些被拉斯基忽悠了而本身是理想主义者的人们看得,他写书并不是尝试说服克里姆林宫那号人。

[ 本帖最后由 argylls 于 2009-11-9 22:40 编辑 ]

8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