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70年》作者唐德刚在旧金山过世

abu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12 只看该作者

《晚清70年》作者唐德刚在旧金山过世

台湾《联合报》报道,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先生,已于周一(26日)晚间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因肾衰竭过世,享年89岁。

唐德刚1920年生于安徽合肥,曾经参军并做过中学教员。1939年秋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8年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后兼任系主任12年。

身为中国近代史大家,唐德刚也是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他与当时政要如顾维钧、李宗仁、陈立夫、张学良等人多有接触,和当时人在纽约的胡适则为忘年之交。曾著有《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等。

他的散文可读性颇高,旅美学人夏志清教授在《胡适杂忆》序中说,唐德刚先生“应公认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

他还曾参与发起在全球征集一亿人签名要求日本偿付战争赔款的运动。

其夫人吴昭文,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吴开先之女。吴昭文表示,唐德刚生前饱受肾病折磨,后来决定不再洗肾,在旧金山家中安详辞世。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刘亦白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15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走好。不知有无完成中华民国史?可怜

绝不付账

人妻党外宣部主任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16 只看该作者

早晨一来就看到这个消息,感伤

nailking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26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刘亦白 于 2009-10-29 10:15 发表

老先生走好。不知有无完成中华民国史?可怜

民国还没有挂。

阿啃1919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28 只看该作者

唉,虽说人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可是这位有趣的历史学者过世,还是叫人伤感。

vahine

我很想就你的粗俗说些俏皮话,但那不在你的理解范围。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0:57 只看该作者

正在看老人家的《晚清七十年》……

被脑袋夹了的门

草泥马共和国主席林比娅·卡德尔女士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04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

逐日风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12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正在看晚清七十年,愿早日冲出历史三峡!

icreate

快乐生活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21 只看该作者

伤感!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404kun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29 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他的书。先生走好。

xiaohui

广告位出租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30 只看该作者

伤感

Jyamolmiry

两岸猿声啼不住,党的政策亚克西。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32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nailking 于 2009-10-29 10:26 发表

民国还没有挂。

没有挂就不能写史?

ratso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34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晚清七十年看过好几遍了。

反革命手淫犯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36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书读来饶有兴趣,启人深思

可叹这个国家还在历史的三峡中困顿不前,有负先生所期

先生走好

albert_qhd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44 只看该作者

哀悼

路边围观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1:52 只看该作者

哀悼

子曰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06 只看该作者

可惜,唐德刚的书读起来很有意思

哀悼

CHR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11 只看该作者

哀悼

大衛王飯店

猶太復國主義者,兼職辦證。84呃党党魁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15 只看该作者

哀悼!

cumtjhl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15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

抑扬

小组男客服(Twitter @yiang_)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23 只看该作者

哀悼

巳已己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26 只看该作者

哀悼,好走!

雷曼兄弟

@trotrotro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2:55 只看该作者

默哀,当年学校内有一面之缘

上天在我胸膛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3:12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所有的电子书,我都曾下载到手机里,看了很多遍。

默哀

浣尘

Twitter @ jerusalem64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3:34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走好。

核子力量

Twitter.com/hzpower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3:53 只看该作者

哀悼

御剑求缘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3:55 只看该作者

哀悼,刚买了一套五本晚清七十年,还没来得及看

单手扶墙

活了几十年年,没能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心神不宁。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3:58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读先生的书受益匪浅。。

丁丁

领导

2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4:10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逐日风 于 2009-10-29 11:12 发表

先生走好,正在看晚清七十年,愿早日冲出历史三峡!

我看是冲不出了

九段

3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4:12 只看该作者

生论政的“晚清七十年”

2006-10-09 03:42:21 来自: 九段

晚清七十年的评论

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名气很响,多次有朋友向我提起。这恐怕与此书在大陆难以出版有一点关系。至于唐德刚,我知道他是我同乡,仅此而已。之前也只读过他的一本小册子《袁氏当国》,感觉良好。于是我托朋友从香港带来了一套“七十年”。

一口气读完,唐氏对中国近代七十年,其实不止七十年,历史娓娓道来,颇为可观。首卷中的议论虽然痛快淋漓,但也不无偏颇与意气。再有,唐氏在书中一再提及的“历史三峡”论,俺却不敢苟同。按照唐的看法,中国近代所有历史事件无非是历史三峡中的一段险滩而已,乃必经之路,而历史的结局也必然是某种“人类最高阶段”的先验结果。就很有些历史决定论的味道。若依此说,中国近现代所有历史人物的作为与努力皆为虚妄,中国在向现代化的自由民主道路必须经过这些阶段,恐怕这连唐老先生自己也未必相信。

可以说,历史是充满了人的自由意志的,它并没有什么必然与先验。人类在文字尚未出现以前,历史是怎么样的呢?恐怕不会有什么历史三峡之类的东西出现。也正是历史的无常变化,人类才将这种变动归于神,历史是由神来操控的。这是另一个极端。

唐先生是研究历史的,却不知道假若我们在看历史时,连个“如果”都不能提出,这历史还有什么意义呢!历史是充满了偶然的,是由无数个偶然的事件串连而成的。唐先生恐怕对政治也是了解不多或是不够的,所以才会有此说。也许,是由于近百年来中国的独特环境所造就的吧?清末有十二年的预备立宪期,孙先生也有“军政、训政、宪政”的阶段说。善意地猜度,唐先生认为中国尚不具备某种条件,如文化决定论的调子。或者这本就是唐先生在向孙先生致敬也未可知。不善意地,可能就有帮闲的嫌疑了。假若历史三峡果真存在,那么,人类历史的终极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在向这一终极目标迈进时,任何牺牲也就可以容忍,也就是必然和必要的了。这岂不是可怕得很?!

到了今天这几“政”也换成了几个“阶段”了。呵呵,历史再次成了某些人手中的工具,用之即来挥之即去了,真是方便得很。没准,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历史三峡”吧?

青石

3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4:21 只看该作者

可惜先生没有看到中国冲出“三峡”。

许章润教授说1840年起,200年,应该在2040年。

丁春秋

3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4:23 只看该作者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桐君

3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4:25 只看该作者

哀悼!

会飞的猪

3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6:20 只看该作者

先生过世了?哀悼!

sukip

3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6:43 只看该作者

哀悼先生

nailking

3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6:48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Jyamolmiry 于 2009-10-29 11:32 发表

没有挂就不能写史?

他写到哪年了?

轻轻地想

3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6:52 只看该作者

哎,喜欢看他写的历史书籍

很喜欢那种风格

阿鲁卡少爷

外表温顺谦恭内心淫荡闷骚非正常物种研究中心常驻研究猿

3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7:00 只看该作者

哀悼,《新中国三十年》写的很精彩

康波

老泪纵横

3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8:46 只看该作者

悼!

[ 本帖最后由 康波 于 2009-10-29 18:50 编辑 ]

水尤寒

匿者

4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9:20 只看该作者

哀悼,很喜欢唐先生的著史法

xshhhm

4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9:26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

awhc

4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9:29 只看该作者

哀悼…………少有学人逝世让我这样切身感受到“重大损失”

coolxin

4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19:40 只看该作者

先生走好

alayavijnana

閒雲·野鶴

4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1:12 只看该作者

老乡走好,哀悼ing……

花和尚

4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1:15 只看该作者

刚在国学论坛哀吊过了,再祝唐先生走好

cc850107

4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1:41 只看该作者

考完试就开始看晚清七十年,图书馆就有远流的。

黄阿狗

金玉其内 败絮其外

4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2:12 只看该作者

走好

未来他老爸

4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3:23 只看该作者

贴旧文一篇 聊表哀思

“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 读《胡适口述自传》感言

日前得见《胡适口述自传》一书,最初不过是随便翻翻,没料到一翻便不能释卷。并非传记本身有何种了不得的吸引力,诚如记录兼翻译者唐德刚先生所言:它的内容的根本没有什么新鲜材料;它的观点表明胡适晚年思想与中青年时期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往好里说是前后一致,往坏里说是没有长进。让我一口气读下去的倒是各章正文后洋洋洒洒的若干条注释。注者自然是唐德刚先生。最奇特的是有的注释一条即长达数千言,注释的整个篇幅占到了全书的约三分之一强,简直就是一篇篇独立的小文章了。注释内容除了一般性的提供引文出处,交代背景材料,澄清某些事实外,更多的是由胡适的所述生发开去,或辩驳、或评判、或质疑,或联系当今世界现状深化论题,其思路不法常可,纵横捭阖,迭有新见,行文上则议论风发,嬉笑讥嘲,机锋毕露,甚至达到了”口诛笔伐“的程度。读者痛快之余,不免也有点为“恂恂儒雅”的白面书生胡适之抱屈,觉得注释者知人论事透辟是透辟,但未免也喧宾夺主、太不留情面了些。  

其实,作为“后辈”“后学”、胡适晚年客居纽约时之忘年交的唐德刚,对一代“文坛祭酒”是极推重的,否则他就不会作出“胡适之先生是现代中国最了不起的大学者和思想家,他对我们这一代,乃至今后若干代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这样高的评价了。只不过这种推重跟常人在权威脚下诚惶诚恐的崇仰有所不同。唐先生是40年代末留学欧美的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和学术环境决定了他们身上传统士大夫气的淡薄,他们对老师抑或权威都无一例外抱有怀疑态度,从不一味迷信。唐德刚的注释,正是这种怀疑精神的具体表现,他的推重也是怀疑以后的肯定。  

《自传》系胡适英文口述自传全稿的卷上(下卷由于胡适60年代初不慎贪酒身亡而终未做出),大体上包括了他早中期在新文学、国学及其他学术领域内的主要活动与建树,林林总总,涉猎甚广。注释者的品评阐发更是中外古今、文史经哲无所不谈,其中隽语高论一时难以尽述,此处只能略举一二:  

其一,对“五·四”前后由搞“新”文学、“新”文化而一头钻入旧书堆大搞“国故整理”的胡适,左中右翼学人都无一例外地加以责难,胡适的自我解释是“再造文明”,而整理国故是“再造”的第一步。唐德刚对此的评述是:当年启蒙大师们的专业多为“输入学理”(或传抄革命标语,或引进欧美“教科书”),然国内并无足够条件供归国的洋博士们对西洋玩艺儿“继续进修”,于是这帮人只有三条路可走:1.“实行学理”,组党干革命;2.人家“革命”,我来“建国”,如“独立评论派”;3.死守山林,作个纯学者,适之先生即属此类(编者按:恐怕只能说是一度如此。)──虽限于“地利”难于继续“输入学理”,但祖学所积甚厚,马首一掉,便整理那永远不可能整理清楚的“国故”去了。由此唐德刚进一步指出,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是相互连锁成为整体的,如果经济上还处于“发展中”,文化学术就不可能“已发展”甚至“超发展”,从这种角度看,毋宁说胡适倒是量体裁衣,搞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搞的“恰当学术”,即不中不西、土洋并举的“科学方法的批判的整理国故”。简言之,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运动是一体的,其他领域尚未现代化,学术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只能搞点过渡时代的学术。  

其二,20年代中──30年代初,胡适因撰写禅宗史曾对有关佛教史料作了一番搜寻研究,得到了他自诩为“足以改写禅宗史”的重大发现,然这位“学界巨子”对宗教的议论却惊人的武断和无知。《自传》第十二章中专列了“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一节,大骂禅宗佛教的“胡说”、“诈骗”和“装腔作势”。唐先生对此讥评道:适之先生谈宗教的弱点恰是他“整理国故”弱点的反面,“整理国故”科学似不太够,而“整理佛教”科学又太多了点。笔者也曾听到过这样一桩轶事,40年代,某团体议请梁漱溟先生讲佛学,某君(此人修习禅宗已有大成)却微微一哂:“梁漱溟懂什么佛学?!”语出四座皆惊。从学问角度看,自不能说梁不懂佛学,然“学问”与“宗教”并非一码事,前者重在“学”、重在“识”,后者重在“信”、重在“悟”,没有“学佛”,无出世之心的人要谈“出世之学”,必然只能是隔靴搔痒。“所以一个学者,断不可以处理‘学问’的方法去处理‘宗教’,宗教是另有一番境界的。不论有神的耶教,无神的佛教,在这一境界里是殊途同归的,‘真’与‘假’,‘骗’与‘不骗’,俗人的心智而已,实在无关宏旨。”── 德刚先生如是说。又想起前些时某书评杂志上有篇读《弘一大师传》的文章,文未告诫读者“弘一法师走过的条路不值得效法”云云,当时不禁失笑,今见学富五车的胡博士尚且如是说,也就不以为怪了。  

胡适的《自传》,唐德刚的注释,所涉甚广,如对近百年来中国留美教育史的看法,对世纪初“白话文运动”的肯定与否定,以及对“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相互关系的探究等等,读者诸君如能细加品鉴,想必会有收益。唯注者以抬扛者身份出现,所抬之杠却不免有得有失,甚或有为抬杠而抬杠处(如第三章注十九)。人非圣贤,无须苛求,然而这抬杠的态度与方式,倒是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据书前的译后感述,唐德刚的老朋友朱文长教授曾信告他说,“我读胡适自传是先看德刚,后看胡适”,可见对唐先生注释的器重。一般来说,“喧宾夺主”乃为文大忌,不料唐先生宾主这样一倒,居然倒出了新鲜花活儿来。真所谓作文无定法,读书亦然。  

  

                                    1990年  

针鱼

4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9 23:27 只看该作者

哀悼。。。。。。

没人提《新中国三十年》吗

1984

无聊,讨厌

5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30 00:13 只看该作者

同悼

5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