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中国”栏目约稿函并第一期文章(更新)
羊皮鬼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2 11:29 只看该作者
“符号中国”栏目约稿函并第一期文章(更新)
《艺术时代》杂志系由香港“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主办,在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近期拟设置“符号中国”栏目,将眼界扩延至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诸层面,希望通过对社会—文化诸层面的解码式细读,透视转型期纷纭复杂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成因、内在逻辑以及现实意义。谢绝学术批评和时评类文章。范本乃罗兰巴特之《符号帝国》。栏目主持:许晖,来稿邮箱:jiananhui@vip.sina.com,字数:2000—6000字/篇,稿酬:400/千字。
“符号中国”暂为《艺术时代》主打栏目,时机成熟后将独立成刊,刊名即为《符号中国》。
[ 本帖最后由 羊皮鬼 于 2009-11-12 16:15 编辑 ]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T730B
隔壁老王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2 12:29 只看该作者
范本是 符号帝国
没有看过这本书
怎么知道征稿的范稿应是如何
羊皮鬼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2 13:17 只看该作者
举例的话,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其实都是符号,比如超女快女,比如网络流行语揭示的社会现实,比如博客微博客等新媒体,它们和现实的结合度,它们和当下中国的关系,甚至它们的演变都可以成为深究的话题。还包括古代的符号,比如三寸金莲、灭绝的物种等等,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底蕴以及流变。——总之,针对具象符号的分析即可成篇。罗兰巴特的《符号帝国》即选取日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符号(筷子、地图、语言等等)进行细读式分析。
西楼明月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3 07:31 只看该作者
什么符号才能代表中国?
这还真是个问题。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4 16:01 只看该作者
这是俺的特长,羊皮鬼为什么不找俺呢? 哈哈,已投一篇进信箱。:)
羊皮鬼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4 17:00 只看该作者
姨妈啊姨妈,惊艳啊惊艳!您就是俺滴长期业主了,希望每期给我一篇。另外请把银行卡号并身份证号码发到俺滴邮箱里,以便出版后寄杂志和稿酬(主办者特意强调用银行卡两便)。另外的另外,您写文章都不写标题吗……
羊皮鬼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4 17:01 只看该作者
哦,原来第二次寄来的有标题……俺还以为您鄙视标题党泥!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4 19:48 只看该作者
哈哈,那个是寄出去才想起忘记发标题啦!
硫化铜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9-26 01:42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楼 zuicui 的话题
强烈推荐小翠姐
这个活你接正合适。哈哈。
东方安澜
中国杂种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2 18:37 只看该作者
请方便的话贴一篇示范文
arbiter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5 11:43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题目,我也来试试吧
羊皮鬼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6 16:37 只看该作者
热烈欢迎!
回10楼:样文等杂志出版后一并贴上。
給友人的信中說得稍微明白一點,請參閱:
我想了好几年要办一份《符号中国》的杂志,是因为眼见现实中众人(包括自己)的困扰。简单地说,我将我心目中的“中国符号”分成两类:一类是“古”,一类是“今”。
所谓“古”,是指传统文化一直传承到今天的东西,包括器物、礼仪等可见的东西,更包括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东西,比如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会有“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喜欢感叹“人生如梦”?这些东西直到如今还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
所谓“今”,是指近现代以来的“小传统”,包括您说的“中国怪物”的系列,在我心目中更包括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尖锐的现实,比如人们常常疑惑为什么越到基层大楼盖得越豪华?干部为什么总是喜欢包二奶或者嫖娼?诸如此类。我承认我个人的主要兴趣和目的在于对现实的这种批判,我自己的概念叫揭开“中国社会的秘密”。
所以我觉得您的总结非常好:“不过于迷恋词语解析游戏,也不放弃对大的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
來稿信箱:jiananhui@vip.sina.com,yigeyangpigui@gmail.com
空空追梦
我有一利刃,名曰鲁迅锋,昔年常屠狗,今束高阁中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6 16:55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符号就是:办证:138XXXXXXX
潜规则可以曝露于日光之下的无耻社会
雷文1970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1 00:55 只看该作者
是许 晖吗?
我liuzhe/,老朋友啦,想不到在这儿碰到喽:)
羊皮鬼
1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3 11:28 只看该作者
是刘哲吗?你什么时候也混进来了?
雷文1970
1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4 13:57 只看该作者
引用:
原帖由 羊皮鬼 于 2009-10-13 11:28 发表
是刘哲吗?你什么时候也混进来了?
哈哈,你以为就你能进来呀?
问好,握手!
我的一些小文在雅典学院栏目里,主要是一些小小说,今晚贴点关于后极权的随笔。。。。。。
雷文1970
1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0-14 14:00 只看该作者
https://1984bbs.com/viewthread.php?tid=17264
这是“怪世奇谭”和“末世魇语”两个系列的东西,有空一哂!
羊皮鬼
1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17 只看该作者
朱大可:“民族柱”的权力美学
清华美院雕塑系设计的56根“民族团结柱”,由水泥和钢结构构成,外包金红两色玻璃钢,其上雕有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背面则雕以该民族的金色纹章。据设计者宣称,其柱头和柱础均采用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以体现56个民族是共和国主人,而柱子本身则用来象征56个民族的人民是国家脊梁。它们分列于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共同支撑其政治伟业。该柱头还安放了焰火发射器,并在10月1日晚上予以燃放,试图制造“生日蜡烛”的庆典效应。
民族柱在天安门广场的出现,意味着天安门建筑体系的重大推进。该体系历经三次历史剧变。第一次是它在1958年的初步成型,其核心建筑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由此确立了其作为祭奠空间的功能主题;第二次是1977年毛泽东纪念堂的落成,强化了广场的祭奠含义;第三次就是2009年民族柱的设立,在灵堂和纪念碑两侧各竖起28根立柱,由此完成华夏陵园格局的最后营造。
在天安门广场的最新格局和传统宫式墓地之间,出现了高度同构的景象。西安乾陵是这方面的典型分析样本。在通往梁山墓冢的神道(司马道)两侧,至今还保存着华表、石碑、翼马、仗马、鸵鸟、石狮、10对翁仲和61尊宾客之像,而居首的就是一对8米高的八棱柱石华表,它是帝王陵墓的主要标志,作为男性生殖器造型,它旨在表达李唐王朝的血脉永存;诸宾雕像,则分别代表出席高宗葬礼的各地藩王与使臣。耐人寻味的是,在天安门广场,这些象征帝王生前仪卫的石人石马,恰好被代表56个民族的立柱所替代,它们褫夺了护陵者沉默的使命。这意味着为毛泽东或“人民英雄”守灵的,不再是传统的神人神兽体系,而是以56个民族命名的“13亿中国人民”。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空间核心,天安门广场早已获得亡灵祭拜的权能,而经过毛泽东灵堂和民族柱的两度添加,这项功能已经上升到无可置疑的高度。2009年10月1日,这座世界上最辽阔的广场,终于完成了作为国家祭坛的终极定义。这当然是无比正确的定义。在许多人看来,天安门广场就是全体中国公民的第一祭坛,用以缅怀20世纪初叶以来所有为民主、自由和科学奋勇献身的志士。
但本次出现的民族柱,并未继承天安门华表的质朴造型,也没有采用大会堂和纪念堂立柱的既定样式,而是向民众炫示一种奢靡华丽的风格。金色是财富的象征,红色则是权力的象征,夸张的金红二元色谱,制造了财富和权力的双重狂欢;此外,其上雕刻各种“歌舞”造型,也只能用以表达政治喜庆,却不能传递民众的哀思,更无力唤起对历史的理性反思。所有这些元素都跟祭奠空间的本义严重冲突。
这种“金红色谱”最先出现于佛教寺院,而后被张艺谋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所袭用,继而成为最新修缮的天安门城楼乃至故宫的主题色调,如今又爬上民族柱,成为装饰广场的艳俗道具。这是旧帝国及其遗老的趣味,它的滥用,已经制造了遍及中国的视觉灾难,而今又瓦解了中央祭祀空间的肃穆性,令整座广场散发出轻浮庸常的气味。
天安门广场的原初设计,未能解决宫式建筑(红色的天安门城楼)和苏式建筑(灰色的人民大会堂)之间的风格冲突,这是历史遗留的严重败笔,但广场空间的阔大,削弱了建筑物之间的这种不和谐性。但新的金红色立柱却以强行插入的方式,排列于大会堂和博物馆前端,加剧了这种原有的风格对抗,令这座庄重的祭奠广场,沦为由一堆彼此对抗的碎片混搭成的游戏场,进而成为针对所有死难者的一种嘲弄。
以天安门城楼上的检阅者的身份俯察56根立柱,其尺度完全合乎宫式建筑的范式:远距离的透视缩小了立柱的体量,于是它们必须足够高大,才能跟广场的宽阔性密切呼应,藉此表达威权政治的宏大特性。但要是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向上仰望,就会发现立柱的体量与人的体量之间的悬殊差异。13.6米的高度,1.8米的直径,26吨的重量,加上密集排列的数量,加剧了天安门广场原有的“蝼蚁效应”,令所有游客都变得渺小起来,仿佛是爬行在旷野上的虫子。
这是典型的威权主义美学,它要以贬损个人的存在来反衬权力的伟岸性。而正是这种夸饰的权力美学,彻底颠覆了设计者所宣称的“人民做主”的原则。不仅如此,当太阳升起的时刻,只有6米间隔的立柱及其阴影,就会形成粗大的栅栏,把游客关入一个类似囚室的场所。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场景,权力建筑制造了戏剧性的光学效果:在早晨和黄昏,巨大的柱式阴影压在游人身上,犹如阴郁而沉重的枷锁。
这是权力美学晶体所折射出的多重镜像,但还不是民族柱的核心语义。作为权力的伟大象征,56根巨柱就像被征集入京的权杖,代表着不同来自民族、区域和阶层的意志。它们在天安门广场的集体亮相,显示出捍卫中央集权的信念。面对群体事件和民族冲突,安全焦虑变得日益炽烈,以致它必须转换为鲜明的建筑诉求,并在最重要的集会空间里予以公示。民族柱摆出了拱卫天安门城楼的雄姿,喻示着对北京的忠诚,而这正是“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也是56根巨柱的命运。它们是甲子中国的守望者,去远眺变幻多端的外省风云。
羊皮鬼
1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3 只看该作者
许晖:汉语语境下的博客和微博客
博客:“人生如寄”的隐喻
Log的原意是航海日志,是“记载舰船航行情况的文书。是分析航行情况,总结航海经验、积累航海资料的主要依据,审理海事时局有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辞海》)。因为航海日志具有法律效力,写上就不允许涂改,所以如果写错了,也只能在后面加注修改。海船是每天中午12点交接班,因此,每天的航海日志记录的是前一天中午12点到当日中午12点之间发生的事情,这就要求航海日志要每天撰写。而blog(Weblog)一词是从log延伸而来的,中文全译是“网络日志”,是指每天在网络上记载的日志。
虽然大陆和台湾对blog一词的音译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受不同英语习惯的影响,但是这两种音译的区别却饶有趣味,从中可以见出两地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文化环境的潜在影响。台湾音译为“部落格”,是一种中性的译法,“格”类似于猜谜中“卷帘格”、“秋千格”中“格”的用法,指一种格式。既然只是一种格式,那就只是纯技术性的,并不附加任何更丰富,更富有文学想像的含义。“部落”一词更是一种客观描述的中性词。而大陆音译为“博客”,就与“部落格”的音译方式截然相反,加进了许多文学想像的成分。“客”,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本义是“寄居”;“博”的本义是“大”。这样,“博客”这个词就变成了“在广大的地方寄居”的意思。
因此,方兴东博士发明的“博客”这个词非常隐秘地变成了我们生存环境的隐喻。
在汉文化语境中,与“客”密切相关的是“宅”和“舍”这两个字,比如成语“魂不守宅”,也写作“魂不守舍”。“宅”和“舍”字大有讲究,虽然都是住所之意,但是语义绝非如此简单。《说文解字》:“宅,所托居也。”此处的“托”是一个很重要的字眼,“托”即寄托,因此“宅”又引申出存、寄托、顺应的意思,“宅心仁厚”即存心仁厚,“宅生”即寄托生命,“宅天命”即顺应天命。《说文解字》:“舍,市居曰舍。”市居即客店,客店是供人暂时寄宿的处所,因此同“宅”一样,“舍”也有“客”、寄居、寄托的含义。“寄居”就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深层心理。古人认为,人生是寄居在这个世界上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的家园,也不是最终归宿,它只是一个暂时寄居的地方,一个暂时使用的壳儿,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它。汉语中有无数这样的表述,比如“人生如寄”,比如“人生苦短”,比如“人生如白驹过隙”,比如“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比如“生命如寄旅”……正因为有这样的深层心理,这样的民族潜意识,所以古人才会对时间的流逝,才会对生命的消逝那么敏感,那么低回惋叹:“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这样的民族潜意识引发的结果异常复杂,直观地说,它拉长了中国人的时间观,使他们淡漠眼前的苦难和幸福,同时也使他们视个人的遭际为当然,从而可以以平常心咏叹或者玩味这种遭际,进而上升为惟中国人才能理解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感”。中国文化之外的人不会有“身世飘零”的感慨,也不会有家国沦落的切肤之痛。
当然,这也导致了国和家这样的大词凌驾于个人、自我这样的小词之上,个体价值和公民意识不易得到培养。“国家”这个词越俎代庖而僭居为本源。本来是派生的物事,本来是便宜行事的物事,本来是人们为了节省精力而迫不得已选择的物事,反而变成了一个庞然巨兽,压倒性地蹲踞在把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它的人们的头上,并自我编纂了一整套合法性法典,反过来要求人们遵从。人类政治史常识的关于“国家”概念的界定,在个人主义视若洪水猛兽,集体主义僭居正统地位的国度里,早已成为习焉不察的爱国口号。
在这样的语境中,每个具体的个人遂一变而为“国家”这一宏大叙事的寄生物,人,成为寄居的一类生物,这一信念深深地积淀在了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在国家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度里,在“锦衣卫”传统和“道路以目”传统深厚的社会中,供寄居的个人发泄的精神出口少之又少。因此,当伴随着意识形态退潮,市场经济覆盖一切领域,尤其当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的互联网进入中国日常生活的时候,blog这一全新的网络工具,立刻成为一个千载难逢的精神出口。人们纷纷开设自己的博客,把它当作从所未遇的寄居载体。这可以用来解释西方媒体的一个困惑:为什么博客在西方只是一小部分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而在中国,却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热潮。因为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天赋人权”,个人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头,根本不存在精神出口的概念。而在中国,这却成为惟一的精神出口。因此,在这个精神出口里,蜂拥着大量的个人隐私—肉体的展示,性欲的赤裸裸的表达—以及大量的政治隐喻和权利诉求,大量的对所谓“内幕”和“黑幕”的揭露,从而成就了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客风景。
方兴东博士有一句访谈,提供了这一风景的最雄辩的论据:“目前blog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使用blog往往是一些持非主流观点的人,如前一时期非常轰动的木子美。”“持非主流观点的人”更需要精神出口,他们迥异于世俗的意见、观点和行为更需要有一个接纳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博客”。
这些“非主流观点”还包括张钰的性交易录像事件、饶颖诱奸和强奸日记事件、黄健翔辞职内幕事件。这些无法在公众媒体曝光,无法被主流口径容忍的事件,只好栖身于博客之中。这是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寄居”。他们其实不愿 “寄居”,他们想做自己的主人,但他们必须“寄居”。在日常生活中,“博客”有一个绝佳的对应词—“暂住证”,你仅仅只是暂时住在这儿,哪怕这是你的祖国,你也只是“暂住”而已。他们其实不愿“暂住”,但他们必须去办理“暂住证”。
直到那一天—“客人”变成“主人”的一天,“博客”变成“部落格”的一天,我们才能够从大一统的铁拳之下挣脱出来,变成散落的真正的个人,发散出每一个具体的个人价值的迷人光辉。
微博客:神奇的“推特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一张画饼,不过“推特(Twitter)现象”将这张画饼的虚假面具推到了极致。
Twitter是鸟鸣声,借用鸟儿鸣叫的叽叽喳喳来定义这一新型的网络服务。按照权威的解释,Twitter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和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因为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故称“微博客”。推特即Twitter的中文名。
中国最有名的微博客是饭否,人称推特的中国山寨版。饭否于2007年5月创建,经历了一段自娱自乐的寂寞日子后,在2009年的春夏之交突然变得炙手可热,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进驻和热议使得饭否终于在新疆7•5事件后的7月7日关闭。这段历史,所有的饭友都耳熟能详。紧接着,规模庞大的饭友们开始了规模庞大的流亡生涯,在涌入国内其他微博客(叽歪,做啥,嘀咕,滔滔,蟹爪,等等)的同时,同向地也涌入了推特。在翻墙技术普及化之后,推特更成为中国微博客用户的最佳栖息地。
这就是神奇的“推特现象”,一段精神上的流亡旅途就此展开,伴随着对黄金岁月的饭否的无限缅怀。不同于异议者的肉体流亡,推特尤其是生活在国内的中国人的精神流亡地—当然,每一位推友都盼望着尽快结束这段茫茫的流亡生涯,怀着收复失地的快感回到墙内。如同必须暂住在自己的祖国一样,这些精神流亡者也必须暂住在墙外的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真实地发言,人人都像高段的太极推手,把蜂拥的信息、话痨者的呓语和言论自由的信念推来推去,渴望早日推出一个崭新的自由国度。
这是一幅让人欢欣鼓舞同时又令人心酸的图景。流亡,这个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陌生词汇,在GFW(伟大的防火长城)的虎狼觊觎之下,终于把它“推”到了一部分先说起来的人的内心深处,成就了言论自由的“推特王国”。
在这个心理背景之下,又映衬着饭否的流金岁月,目前任何一个墙内的微博客都会成为饭友和推友的调侃对象:蟹爪被在校的“小清新”们攻占,成为校内网的镜像;新浪微博客(昵称围脖)短短几天内测,因为审核、删帖和敏感词过滤,立刻就使人心生厌倦;雅虎微博客(昵称咪咪)英文版页面被中国用户频繁刷屏之后,变成了“快来摸我咪咪”的戏谑欢乐营……因此有推友断言:在早期的亢奋期过去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推特。
心怀自由的人们在“推特王国”流亡,当政者也在自己的“推特王国”疯狂。这个官场版的“推特王国”,是一个光怪陆离的荒谬道场,道场内的每个官员和办事员都不敢为任何事负责,从上到下,人人都如同推友一样也是高段的太极推手,只不过他们推来推去的是责任。对他们来说,“推”就是“卸”。迥异于Twitter的平等关系,这个“官场推特”有着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只能同级推或者往下推,最忌讳的是往上推。实在推不下去往上推的时候,就意味着有人的顶戴花翎要被拿下了,此一倒霉角色俗称替罪羊。
两大“推特王国”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推来推去,推出的是意见领袖和公民行动者,终极目的是推出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后者推来推去,推出的是一个或者若干个替罪羊—替罪羊,这个来自希伯来人的悲悯称谓就此污名化为极权的肮脏牺牲品。当每个人都被推成替罪羊和牺牲品的时候,它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羊皮鬼
2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4 只看该作者
张闳:桥之梦:存在的焦虑与惆怅
桥梁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桥的存在,首先提示着阻隔的存在,但同时又意味着对阻隔的克服,意味着沟通和交流的实现。当初摩西如果拥有一座桥的话,那么跨越红海的壮举就会变得轻松自如。
在桥梁出现之前,道路被水流所隔断,舟船承担了过渡的功能。舟船的漂浮性和摇摆性固然给航行带来了某种乐趣,但通过舟船航渡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桥梁则通过其桥墩、桥台和基础,与大地联系在一起,它的稳定性给人以安全保障。海德格尔称赞道:“它使河流、河岸和大地相互成为邻里。”
一般而言,这一特殊的建筑是道路的衍生物,它在道路的危机时刻出现,并使面临中断的道路得以延续。但其形态和功能均不同于一般的道路。桥完全独立于路,构成一个自足和完整的建筑形态。这个架空的人造通道,由包括桥身和桥面的上部结构与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的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桥赋予路以飞翔的形态,使匍匐前进的路腾空而起,如同爬行动物向鸟类的进化和飞跃。作为路的变体,桥是对路的危机的拯救,并实现了路的梦想。
然而,在文艺作品中,桥常常作为惊险情节展开的空间。桥出现在一个危机的节点上,一个空间连续性断裂的时刻。这个偏离存在之中心的地带,有着不确定的、未知的和偶然的特征。桥让两个彼此分离的空间偶然地连结在一起,这一特性与情欲的发生机制颇为接近,因而,桥的主题常常包含着有关情欲的暗示。桥常常成为邂逅或分离的场所。商业电影《廊桥遗梦》、《滑铁卢桥》(《魂断蓝桥》)和《新桥恋人》等,都表达过这一主题。
在河流或沟壑横亘之处,桥梁超越其上,建立了一条由此及彼的通道。桥梁比道路更加明确地勾画出“彼”与“此”的界限。桥提示了彼岸的存在,诱发了对彼岸的梦想,并且,它可以满足彼岸梦想的实现。或者,至少可以说,桥是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中介物。正是居于此种理由,海德格尔才会赋予桥以深沉的存在论意义—“桥梁以自己的方式使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聚集于它自身。”
但与海德格尔的乐观主义的哲学阐释有所不同,在现代主义艺术家笔下,桥的主题则常常显出另一番面貌。挪威画家蒙克即喜欢以桥为对象。在《不安》中,桥被表现为一个焦虑和梦魇的空间。画面上,人群如同幽灵一般从桥面上通过,表情一派迷惘和焦灼,远处有教堂的塔尖若隐若现,暮色四合,行人却不知将往何方。其情形宛若少年尼采所吟唱过的:“当钟声悠悠回响,我不禁悄悄思忖:我们全体都滚滚,奔向永恒的家乡……”相同的情形在《喊叫》、《忧郁》等作品中得到了强化。桥面上的孤独者,形象模糊、身份不明的人,无缘无故地喊叫,或者陷于无边的忧郁之中。蒙克笔下的世界,显露出黄昏景象。轮廓模糊的空间,传达出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存在者无可名状的本体焦虑。桥,在这里似乎不再意味着连结。它将人群置于悬空状态。它是大地裂隙处的一个不稳定的黏连物,远离家园的一处令人不安的地带,一个无所依凭的场所。深渊之上,“神圣者”隐晦不明,“短暂者”无家可归。
电影《卡桑德拉大桥》把桥所蕴含的危机意识推向了极端。这是一部灾难题材的商业电影,但其中所包含的生存焦虑经验,却暗示着现代人的深层精神危机。一列危机四伏的列车,不停顿地驶向不可知的未来,其终点将是一座深渊之上的危桥—卡桑德拉大桥。大桥并非通往幸福彼岸的通道,而是通往深渊的陷阱。尽管危机在最后一刻得以解除(列车在冲向危桥的一刹那,停住了,列车上的病毒威胁也消失了),但深刻的危机意识和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依然难以消除,从中也可以看到基督教“末世论”神学的微弱光芒。
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桥却似乎更接近于海德格尔式的桥的想像。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桥很少表现生活世界的惊险情节,它甚至都没有任何情节性的因素。桥并不作为“此岸”—“彼岸”之间的相勾连的通道,它只是此岸世界的一片景色,是融入天地山水之整体中的一个细小片段,它总是与舟楫、草庐等事物一起,构成静谧孤寂的风景的一部分。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一幅有桥的风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尽管有因空间辽远而引发的“断肠”之愁,但不同于蒙克笔下的空间焦虑,桥在中国古典艺术家那里所指涉的乃是一种时间惆怅。桥依然与树木、流水、道路、房屋等一起,构成了可供暂时栖居的处所。水流与桥梁并不构成空间冲突和对抗,相反,它们只是表达一组貌似对抗的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对话。水流模拟阻隔,并非真正的隔绝;桥梁也模拟连通。它们只是阻隔和连通的代码。而在小桥与流水的阻隔和连通的游戏中,给诗人及其他生存者带来的是某种情调、乐趣和意境。这种趣味在古典园林的桥梁艺术中达到了极致。园林在一个缩微的空间里,模仿外部世界的山水和道路,并尽量增加复杂和曲折,营造尽可能丰富、广袤的空间。而每一个景物都被高度符号化,成为外部世界之事物的某种拟像。以浓缩的空间来浓缩时间,以对想像中更为丰富的空间的占有,来完成对时间惆怅的克服和超越。
也正因为这种空间的游戏性,即使是桥的断裂,也不成为空间危机的象征,相反,断桥的“残缺之美”,所带来的是一种更奇妙的美学效果。“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由于桥的断裂而造成的人迹罕至的结果,形成一种萧条和荒凉的意境,更能激发时间惆怅的情绪。因此,中国古典诗人和艺术家并不热衷于表达坚固的桥、不朽的桥和永恒的桥,相反,在所有材质的桥梁中,他们更钟情于木桥,即所谓“板桥”。板桥在古典中国文艺作品中享有更高的荣耀。木桥的简约和质朴的品质,符合古典中国的诗学理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情形,被视作一种超迈的意境。另一方面,板桥的脆弱性和易于显露的时间痕迹,也更适合扮演桥在中国空间诗学中的游戏性角色。
现代中国艺术很少表现桥,偶有表现,往往是一个较为孤单的存在。习西洋油画的吴冠中、陈逸飞等人,一俟转向表达风景,他们笔下的桥也同中国古典绘画中的桥一样,只是整体风景的一部分。
不过,革命美术在处理桥的主题的时候,试图赋予桥以某种深层含义,尽管革命美术也很少表现桥。古元的套色木刻《桥》,把桥的主题与革命战争联系在一起。革命战士用身体架起通向象征着暴力和胜利的桥梁。桥,在这里不再是一个物质化的建筑物,而是革命战争的辅助设备之一,是被革命者的身体所建构和铺垫起来的通途。《桥》改造了桥的一般意义,并传达了革命时代强烈的空间变革的诉求。这座人工浮桥所指向的目标,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连结与沟通,相反,它所凸显的是被河流所隔开的对岸之间的政治和军事冲突,是此岸与彼岸之间暴力化的征服与反征服的斗争。对于桥本身来说,也反映了这一斗争哲学。人工的桥与自然的河流构成了尖锐的冲突。桥梁与水流之间,是一种克服与被克服的对抗关系。当然,这种冲突在古元那里,最终是以自然障碍被革命意志所克服而告结束。毫无疑问,随着一场战斗的结束,这座短暂的战斗性的桥梁的命运也将宣告结束,惟有革命美术依然顽强地以入木三分的方式,刻画着深刻的红色记忆。
羊皮鬼
2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5 只看该作者
唯色:希德废墟的前世
有座废墟,它在拉萨,我很想给它写一篇类似于编年史的文字。但编年史过于学术,不如改成简历吧,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简历,别人看着枯燥,自己写着容易。
废墟也有生命,有它的前生后世。可为何那么多的废墟,偏偏念念不忘这个废墟?我说不清楚,总觉得自己似乎跟它有点什么关系,特别是每次赶去看它,看着它日渐荒败,仅剩下颓垣断壁上的几根残梁笔直地刺向天空,透着垂而不死的挣扎劲儿,而那残墙上无比惊艳的壁画越来越破损,如同绝世美人尚未迟暮,却被不治之症吞噬,徒令亲人哀恸无比。是的,我就像是这废墟的亲人,或者说,我也许有一两个前世,是与这废墟的前世一起度过。
每次去这废墟,每次都能看见孩子。是不同的孩子,只有他们喜欢在废墟周围玩耍,一看见举着相机的人来,马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小男孩,小女孩,全都乐意让人拍照,似乎在这片废墟前留影是他们最开心的游戏。有一次,跑来两个小男孩,执意要带我往里去,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废墟,蓦然看见残墙上紧靠着一个巨大的塑像,嗯,是那大威德金刚(梵名Yanmāntaka,藏语“多吉久谢”,简称吉吉,意为“怖畏金刚”。藏传佛教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乃修行的本尊之一),可除了泥土、草垛和木棍,只留下巨硕的牛头怒目圆睁,以及无数只残缺不全的手臂。那时是黄昏,金黄的光线下,每一根弯曲的手指倒很完整,似乎会说话,似乎很是可怖,我着实给吓了一跳。以后再去,我都会轻手蹑脚地去看看吉吉,看着它头颅滚地,碎成几瓣;看着它手指一节节断落,终于有一天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当我听说,吉吉的某只手臂是被离废墟不远的酒吧老板给折断的,然后放在吧台上当作装饰炫耀,我特意寻到那个酒吧,不巧没开门。据悉老板是个“藏漂”,来自汉地什么地方我忘记了。还听说,废墟里残破的壁画也被游客从断墙上剥落,盗走,周遭的博巴(藏语,藏人)居民风闻而至,生气地用驱魔的方式冲着这些人使劲地抖落邦典(妇女的服饰,系在腰上的五彩围裙),将其撵走。
还有一次,在废墟的石阶上遇见一个小女孩,她不像一般的孩子又是雀跃又是作态,她根本不,她凝视着或者说是紧盯着我的相机,一只手托着腮,就那么紧盯着镜头,神情里有一种不寻常的成熟,最后反倒是我心慌了,而给她拍摄的照片,后来发表在《南方周末》的地理版上,黑白两色,透着沧桑之美。还有一次,离废墟不远,停放着一个太阳灶,正迎着火热的太阳烧着一壶将要沸腾的水。太阳灶旁边坐着一位晒太阳的老妇人,她像是怀着满腹心事,手上的念珠有一阵没拨动了。而在她的身后,晾晒着花花绿绿衣裳的绳子,竟然跟好几串已经陈旧的经幡,全都拴在废墟的门柱上。微微的风把经幡吹得呼啦啦地招展,但刚洗好的衣服很沉,把晾衣绳压得很弯,水珠儿还在滴落,这一切多么地日常生活啊。
前年又去废墟,见环绕废墟的两层楼房已经翻新,涂红抹绿,做成藏式风格,出租给各种各样的人或人家,有来自藏地各处的,也有汉族包工队或回族商贩。对于忙碌着世俗生活的他们来说,这废墟,远不如二楼拐角的公共厕所或者院落中间的自来水更重要,可在从前,那两层楼房是众多僧人栖身的僧舍啊。
是的,这废墟的前生是寺院。确切地说,它不是寺院,它属于靠近澎波(藏语,今划入拉萨东北面的林周县内)地方的热振寺,名为希德扎仓,俗称希德林。希德是和平,扎仓是经学院。多亏那些个在1950年之前不时在拉萨晃来晃去的“帝国主义分子”,给希德扎仓至少拍摄了几十张照片,足以留下当年盛到极致的景象:法会庄严,喇嘛云集,金刚法舞惊世骇俗,四四方方的白帐篷顶绣着吉祥云彩,完整无缺的庞大殿宇称得上美轮美奂。
好了,我得给希德扎仓写一份简历。既然它不说话,趁它还未完全化为乌有,大概讲讲它的前世。
听说希德扎仓是拉萨最早的几座佛殿之一。早到什么时候?赞普(藏语,天子,君王)松赞干布那年代吗?有的资料说是,也有说是稍后的岁月,总之可以归于图博(通常被写成“吐蕃”)时代。主供佛不知。或是吉吉?吉吉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掌管无上智慧,但须得作狰狞状才能让智慧像惊雷打得脑袋开窍。
14世纪以后,希德扎仓属于热振寺。热振寺因为有一世热振仁波切是甘丹颇章政权的摄政,而变得很著名。希德扎仓最盛时有400多僧人,尤以羌姆(藏语,金刚法舞)颇负盛名。看似一场场乐舞,却是一场场法事,所以必须由僧侣自始至终。威严的法乐,庄重的舞姿,灿烂绚丽的服装,神秘莫测的面具,却在日落时分散发着繁华散尽的悲哀,渐渐地从众僧的心头袭上眉头,但他们并不察觉。盛极必衰,如今它的名字是希德废墟,其实它是拉萨最醒目的伤疤之一,迄今仍然裸露着令人惊悸的伤口。
希德扎仓毁于“文革”。旧人去,大屋空,而鸠占鹊巢的,当然是远道而来的革命者和刚刚“翻身”的群氓,其中有金珠玛米、豫剧团的演员、红卫兵、造反派和积极分子。他们把一个巨大的高音喇叭装在最顶上那层,于是希德扎仓成了“造总”(全名为“拉萨革命造反总部”,拉萨两大造反派之一)的广播站。我采访过当年的一位红卫兵,如今他是有名的民俗学家,回忆说:“当时我们的小宣传队就住在希德扎仓里面,除了演出我们就坐在院子里不敢出门,也不敢回家,怕在回家的路上被对方那一派抓住打个半死不活的,算你倒霉。那个时候很厉害,到处都是广播喇叭在响,而且还有宣传车。那边哇哇叫,这边哇哇叫,尤其是军区的大喇叭,那个时候的拉萨可不得安宁了,简直是!”据一位住在希德扎仓附近的老先生回忆,只要那喇叭朗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或者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整个老城就像在滚滚而来的雷声中东摇西荡,以至他落下了一听到那种尖利、亢奋的声音就会心悸得快要晕厥的毛病。广播站是造反派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于是希德扎仓变成了造反派互相攻打和争夺的战场。你扔一个自制的手榴弹过来,我就连射无数发机枪子弹。当战火硝烟散去,曾经有过五层之高的佛殿已被削得只剩三层。僧人?僧人早就跑的跑,抓的抓,杀的杀,正好空出房间留给金珠玛米一住就是多年。希德扎仓成了军营,就像祖拉康(藏语,大昭寺)成了金珠玛米的猪圈。
十多年前,希德扎仓的内墙上还看得见很清晰的毛主席语录,那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太熟悉了,让我重返我被洗脑的学生时代。可是在巨大的、血红色的字迹之间,仔细看,竟然用粉笔画着一个手拿大刀、露着生殖器的男子边狂奔边回首,而楼上,整整一面墙上还留着斑驳陆离的壁画,依稀辨认得出戴黄帽的宗喀巴大师双手结印,跏趺而坐。
说起来,希德扎仓的下场不过在半个世纪内完成,耐人寻味的是,竟然就到了众说纷纭或者讳莫如深的地步。一些专事改写历史的文人,不愿意提及“人类杀劫”留下的累累凭证,一言以蔽之地说,早在图伯特被和平解放以前,那个当过摄政的热振活佛是“爱国人士”,他被亲英帝国主义的达札活佛迫害致死以后,希德扎仓就被烧毁了。这可真的是一派胡言啊。那个被认为是“爱国人士”的热振活佛的转世,是我一位表姐的丈夫的舅舅。他的一生太悲惨了,比前世更悲惨,还在十多岁时,就被收编进什么“青少年活佛班”,听上去不错,其实是劳动改造,11个少年朱古(朱古,藏语,转世活佛,又称仁波切)全被弄去牧羊放牛,养猪捕鱼,用“六六六”药粉杀虫子,而且他们经常挨饿,只好偷吃掺有酒糟的猪饲料,结果都有了酒瘾,直到1978年才被“落实政策”,但其中一些朱古的一生已经给毁了。比如热振仁波切,变得嗜酒,最后疯癫致死。又比如他前世的敌人达扎仁波切,这一世是个酒鬼、烟鬼,长了一个红彤彤的酒糟鼻子,曾喝醉了在佛协提着打猎的小口径步枪满院子追撵老婆。总有一天,我要写写那11个朱古的坎坷今生,那才是活生生的佛法示现,比任何的当头棒喝更有力。
总而言之,寺院变成战场或者军营、据点,比寺院变成旅馆、仓库更加触目惊心。应该说,图伯特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的废墟,哪怕是在教派有过纷争的历史上。而这些废墟都是近代蜕变的象征,有当年不远万里来到拉萨的“帝国主义分子”的图片为证,多亏他们,用难能可贵的影像留下了许多废墟的前生往世。我还见过一位1960年代当兵进藏的汉人在他30多年的西藏岁月中,为热振寺在不同的年代拍下的不同照片,第一张寺院犹在,而第二张就夷为平地了,而第三张,唉,幸好有这第三张,不然这世界真的令人绝望。在第三张上,一个虽然远远不及当年规模,却俨然是一座正式的崭新的寺院大殿,已经向游客开放了。然而纷至沓来的游客亦不可小觑,一位坐火车去拉萨拉萨旅游的北京老人兴奋地说:去那么多人,再高的海拔也会给它踩平喽。
所以希德扎仓的今天,不必多写了吧。反正像我似的总惦记着,去如今的废墟前作凭吊状的人不会太多。听说有些聪明的脑瓜早在打这废墟的主意。因为它占据的位置实在是好上加好,那么大的地皮,如果就地盖个多少颗星星的酒店,不尽财源不滚滚来才怪。或者盖成大杂院,五层或者六层,租给源源不断的包工队和“巷盅麻”(藏语,妓女),也是一笔厚财。跟祖拉康一样高又怎么了?不让跟祖拉康一样高,那是旧西藏的破规矩,需要像“文革”破“四旧”那样给破除掉。据说在旧西藏,站在祖拉康的二楼上,可以放眼远眺东南方向的色拉寺,但几年前修建的著名援藏工程—拉萨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大厦,阻挡了从祖拉康望见色拉寺的视线,被公认是拉萨超高违章建筑的典型。有一度,祖拉康凭借“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把看似唬人的大伞得以维持传说中的风光,可惜风光不再,如今在祖拉康的西北面和北面,已经有两座巨型商场的高度超过了它。也因此,我有预感,他们是不会让希德废墟像一个大伤疤似的总摆在闹市当中让他们难堪的,等着瞧吧,或许要不了多久,这里将平地起高楼,再过些年,若提起希德,什么?什么?你说谁呢?
我见到这废墟的最后一眼,准确地说,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眼,发生于2008年8月,其实只是一瞥,足以让我心惊胆颤。就在去往希德扎仓的路口,可能只能容一辆三轮车出入的路口,站着四个钢枪在手的武警。渐行渐近,可以清晰地看见年轻的他们面带凶相。他们是在守护里面的废墟吗?或者说,那废墟,因为外面有了持枪的他们而变得意味深长。我本想进去看看废墟是否更加倾颓,犹豫间,只留下了十分模糊的一瞥。此刻多少有些后悔,多年来,我一直在观察的那座废墟,错失了2008年的记录。
羊皮鬼
2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6 只看该作者
蒋蓝:豺及其发声术
四周所有的豺狗,还有在这期间从远处又来了许多豺狗,它们把头夹在前腿中间,并用爪子搔着头;它们好像在隐瞒着它们的厌恶,这种厌恶太可怕了,以至于我恨不能纵身跳出它们的包围圈……所有的豺狗跟着嚎叫起来。这时,远处好像有人在唱歌。
—卡夫卡《豺与阿拉伯人》
豺是象形字。李时珍认为:“豺能胜其类,又知祭兽,可谓才矣。”当然了,豺也通“柴”,俗名“体瘦如豺”是矣。这从内外两个向度上,清楚勾勒了豺的双重形象:聪明,瘦削。
这种特征比狼、狐狸要显著得多。因为狼偶尔喜欢独行,有一种孤独的清冷和冒险意味,它们过于执著,往往显得不知进退;狐狸则过于小心,是“慎独”的模范,它们总是在预感的边缘徘徊,展开自己美丽的拖地长裙,似乎不是为了食物,而仅仅是炫耀发亮的身体。豺没有这些形而上的品味,豺是实用主义的信徒,它们吵吵闹闹,一拥而上,全无风度。
亚洲的豺狗(Cuon
alpinus,也称豺,亚洲野犬),它们体型虽然小于狼,但是凶猛程度可能更甚。豺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好群居,善于围猎,是集体主义始终不渝的实践者。有一个报道曾经指出,单只豺狗的实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规模和韧性远大于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猛虎,曾经发生过先后近60余只豺狗以惨重代价咬死一只雌性孟加拉虎的著名战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组成的。
而豺的欺骗手段并不亚于狐狸。豺狗叨走鸡后,总要把它埋藏起来,以躲避失主的寻找和猎人的追赶,事后再挖出来慢慢享用。所谓聪明,在猎食一道自然就演变为一种残忍技术,围猎时,它们首先把猎物的眼睛抓瞎,然后设法予以消灭。一般的狗类爪子并不如刀,但豺亮出它们的指爪时,我们就发现这不但是一把利刃,而且还带了倒刺。一旦发现猎物,其中一头豺狗就会连吓带哄尽量拖住猎物,不让猎物胜利逃亡,而其他的豺狗就从两侧快速包抄,堵住逃路。这时候,猎物进退两难,靠近其尾部的豺狗就会乘机跳上猎物的背部,然后用利爪掏出猎物的肠子,当猎物负痛亡命狂奔时,被掏出来的肠子会夹挂在树枝上,肚空血尽而毙命时,豺狗便一涌而上,抢拖撕咬,将猎物吃得干干净净。
能够体现“豺智”的场面是它们搏杀体格威猛的牛。一只豺狗会跑到牛的面前嬉戏,另一只豺狗则跳到牛背上用前爪在牛屁股上抓痒。当牛感到无比舒服而翘起尾巴时,豺狗就会对准牛的肛门痛下杀手。这种“黑虎摘桃”的独门武功是它们智慧的显形:在最薄弱的阴私地带打击敌手。这固然十分奏效,但就阴鸷而黑暗了。
豺总是如鬼魅突然出现于文明的视野,这种阴风一般的造访使人们猝不及防。按照民间说法,豺是猎神的狗(一种说法是二郎神的猎狗,二郎神即是猎神),所以在食肉猛兽中,豺最威猛。豺狼虎豹,豺名列第一!有豺出没的地方,狼、虎、豹一定回避。豺是惟一一种将动物骨头咬碎吃掉的食肉者,据说整个动物界也只有豺狗才有这样咬碎骨头的能力。一些猎人认为,所以什么野物都可以打,就是不能打豺,一打必然遭报应。在雪域地区,宗教人士认为马熊、狼、豺三种都是魔的牲畜,猎杀它们必将激怒恶魔,魔损害人的心脏,杀生者的子孙七代都上了魔的黑名单,罹患不可救药的疯病而死,有些因脑溢血而亡,有些因心情悲伤而自尽,有些则是骨肉相残,血腥屠杀而毙命。他们后世要偿五百次生命,最终还要堕入众合地狱,人间17亿年中不得解脱。
在《神曲》里,诗人但丁走在神示的道路上,突然在一片黑森林中迷路了。于是,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三头守护黑暗的猛兽—豺,狮,狼。这固然是魔鬼的使者挡道,但我以为是自己心魔的造像,与狮子的刚猛、狼的如影随形不同,豺显然是阴险、毒辣的镜像,诗人必须打破迷障。他渴望引领,渴望圣女贝阿特丽齐的引领,退去猛兽,步出绝境。
反过来看,在豺群频繁出没的埃及,豺获得的神话地位则高于汉语当中的地位,不是由于埃及人对豺的恐惧,而是他们看重豺的另类品行。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时,曾经目击过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他说,为首的防腐匠人头戴豺的面具。这可能是因为豺具有“清洁大地”的本事,因而后来才又出现了头如豺、专门接待死人的阿努比斯神。
豺在夜间喜欢发出嚎叫。那是一种极其奇怪的声音,像一群迷路的探险者在绝境中号啕大哭,毫无猛兽叫嚣的威猛与不可一世,也没有孤独的幽明,它们嘶哑而又尖利,绵绵不绝,震动山坳,像一把逐步张开的弯刀,弧度弹直,把单刃开口为双刃,刀柄融化在黑暗里,一并成为锋芒的身体,把夜色剖为无数的落叶与木屑,石头被翻转,将躲藏在石头内部的忧伤全部放逐到旷野。人们听着听着,就会莫名其妙地流下泪水。
豺群仰天长嗥的意义,使狼嗥孤独得到了彰显。孤独的狼嗥犹如“大漠孤烟直”,使一些另类的人喜欢上了狼。豺声是缺乏这些意象的,它们的发声使得那些准备上演的崇高庄重的悲剧失去了施展的必备条件:价值遭致毁灭或失落,以往富有悲剧色彩的仰天长嚎,长歌当哭,在豺群莹色的注视下被置换为长嚎当哭。这让听众无所适从:既无法喜欢,也无法厌倦,豺声飘在听觉深处,仿佛把一条灵魂的光带打开,然后又疯狂地卷裹起来,蹂躏,揉成一团铁皮和玻璃,直到灵魂彻底被声音剁烂,成为一地的碎渣,使听众心智失控,既无法摆脱,也无从关闭……
很显然,一阵又一阵刮铁锅似的豺声比绝望之歌更为暧昧,也更加凶险,它们企图使所有的听众失去定力,就像面对一个巨物,只用一根针来给它放气。
当豺群消失在野史当中,豺声却如骨头一样立在汉字当中,成为庙堂里发出的愤怒之声,声震屋瓦,粉墙摇曳。
人的命运似乎都是冥冥上苍决定了的,所以《易经》里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相术也是一样,起源于先民,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很多记载。比如周室内史叔服、楚之令尹子上、越国范蠡、秦之尉缭子都会相术。叔服说公孙敖的儿子谷—“丰下”(下颌丰满),“必有后于鲁国”;子上说太子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残忍之人)也”;范蠡也曾经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故离他而去;尉缭子说秦始皇“蜂准(高鼻梁),长目,鸷鸟膺(胸部前凸),豺声,少恩而虎狼心”,遂离去。如此之多的拟动物化的形象描绘,最为出色的还是“豺声”。不单是秦始皇有,那个叫商臣的太子也有,他们其实是“豺声”的杰出代表。这不但暗示了这些王者的面目,关键的是还突出了他们心地的声音征象:阴暗,嫉恨,凶暴,以及颇为混乱的交媾史。言为心声,我们可以想像在“豺声”统治下的子民是怎样的境况了。
《左传》宣公四年,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而昭公二十八年记载,叔向的儿子伯石生下来时,叔向母亲听到伯石的哭声,说:“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国语•晋语八》对伯石亦有类似记载。这里,“豺狼之声”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声音特征,具备这样特征的人往往被视为不祥,这样的人最后都能毁家灭国。
在后来的《世说新语》当中,也有近似的识人技术。潘阳仲见到年少的王敦曾说:“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为人所食。”他预言了王敦的叛乱之心,必然招致身败名裂的下场。
作为权力天然的发声术,“豺声”充分展示了权力的内幕与本质。它利用声音在空气里的震动,将声音背后的发声源烘托出来,使决绝的牙齿、反切的利爪、饕餮的胃囊逐一呈现,所有的猎物都将成为声音的营养和润滑剂。在豺声先行者的启发下,那些后来者于是进一步强化了其技术性,他们可以在“莺声燕语”的副调逼近中与你促膝谈心,并随时可以在“豹视”与“狼顾”的加盟下,“豺声”大振,恢复声音的本来面目。
在高音喇叭的年代,在万人集会的广场上,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些激越的发言,庄严的声音由于被大旷野的冷风撕裂,残留在人们听觉里的无一不是豺声的翻版。
世传狗为豺之舅,见狗辄跪。这个说法仅仅是体现一物降一物的思想,但我推测豺见了狗不但不会下跪,它们还会打开它们的金嗓子,让世界在自己的金属的碎裂声里弯曲而柔软,最后露出耻部……
羊皮鬼
2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7 只看该作者
朱翠:玫瑰的隐喻
情爱学里,玫瑰具有双重隐喻。但是,人们提起玫瑰,往往第一意识到的便是盛放玫瑰与女人的单一关系。小资鼻祖张爱玲,就借用这一通俗含义书写了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并以玫瑰颜色之不同,来喻指性格迥异的两类女子。
花类植物喻指女性,在民众的观念里根深蒂固,这与女人在历史语境中的具体地位脱不了干系。古典女子居于深闺,她们的优美,纤细,静雅,不事劳作,皆与植物有着完全相类的观赏意义。她们活着的根本目的,便是被男人当花朵一样种植,养护,盛放,欣赏,观看。她们以消耗脂粉、饰物、衣履、金钱为日常生活的全部教义,并籍此来修饰着自己花般的容貌,以便得到赏花人的宠幸。一旦鉴赏者的眼光离开,她们就彻底不存在。她们的生死,摇摇摆摆、危机四伏地悬挂在男人的目光之间。三寸金莲就是这目光灌溉下的畸形产物。所谓莲步轻移、一摇三晃、如风摆柳等等描绘女子形态的词汇,皆是植物才具有的特征。植物若女子一样娴静,无法行走,女子若植物一样可以随便摆布。
众所周知,花朵是植物裸露在外的绚烂生殖器。而植物性的女子,对男性而言,便是最佳的情欲消费对象。男人常言“这个女人充满了女人味”。女人味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植物味,花朵味,情欲味(古代名妓就是这方面的最佳范例)。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意识到了女性若花的通俗意义,但没意识到对胡兰成言“我见了你,变得很低很低”,以及“她是枯萎了”诸如此类的用语,本身便是自我植物化的症候。这注定了她年轻时抛出的一片深情,只是一个易凋的花期。
其实,玫瑰还含有另外一层至为重要的隐喻。很多大作家隐约地意识到了它,但皆不曾挑破窗纸。巴尔扎克认为“任何一朵玫瑰都是一盏灯”。这是对蕴满光与热的植物花蕾,进行的第一次物理学角度的赞美。乔治•罗登巴赫则把巴尔扎克的比喻倒置过来,他说“房间里的灯是一盏白色玫瑰”。这是两个绝妙的抒情性比喻。更妙的在于,这两个比喻将玫瑰与灯进行了互喻。而日本诗人金子光晴,将这隐喻推得更远,他这样戏语他的神甫朋友,说他进入天国后,纯洁的肉体将“提着灯笼去见上帝”。这句诗里的“灯笼”指的恰恰是男性阳具。自此,玫瑰花(植物生殖器)—灯笼(光与热的载体)—阳具(男性生殖器),三点一线,犹如三粒珍珠摆放一起。玫瑰隐喻谱系的另一面,就此昭然若揭。
《红楼梦》第六十回,芳官把一瓶得自宝玉的玫瑰露给了五儿,惹出一场丫鬟婆子们争风吃醋的风波来。小小玫瑰露,怎地惹来如此大的麻烦呢?《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玫瑰露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看来药用价值不低。但此处有趣的不在于玫瑰露的药用价值,而在于这玫瑰露是大观园里惟一的公子哥儿的赠予,这赠予对大观园的众多丫鬟而言,本身便是一服男性之宠的药剂。
安徒生写过一篇鲜为人知的童话《最美的玫瑰花》,里面的玫瑰花亦以药的面目出现。故事讲的是一位喜爱玫瑰花的皇后大病不起,医生说:“惟有送给她一朵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花—一朵表示最高尚、最纯洁的爱情的玫瑰花。这朵花要在她的眼睛没有闭上以前就送到她面前来。那么她就不会死掉。”她的臣民为她寻遍了所有种类的玫瑰,却皆不能将皇后的疾病治愈。最后皇后在一本书里找到了她要的玫瑰。“她的脸上露出一片玫瑰色的光彩,她的眼睛变得又大又明亮,因为她在这书页上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玫瑰花—从十字架上的基督的血里开出的一朵玫瑰花。”基督之血,最伟大的男性之血中开出最美的玫瑰。
美国作家福克纳有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叫《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整篇小说不见一朵玫瑰,只见被岁月腐蚀的玫瑰色。“败了色的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的灯罩”—败了色的玫瑰色,是变异的玫瑰色,是扭曲的情欲的颜色。这惨不忍睹的颜色,年久日深地藏在一个变态女贵族艾米莉的婚房里。艾米莉毒死了她爱的何默,因何默不肯与她结婚。数十年里,死掉的何默,不仅阳具属于她,连整个肉体皆献给了她。一朵腐朽的死玫瑰,恒久地盛放在艾米莉生活的老屋里,散发出臭气熏天的被扭曲的情欲气味。
千百年来,一到情人节,男人们皆送自己深爱的女子以含苞玫瑰,用来表达爱意。玫瑰朵朵,香气馥郁,花瓣紧拢,状若酒杯,与男性勃起的阳具,呈现着何等惊人相似的容貌。每次看到这些花朵,我便想探寻它的隐喻。从人类交换的角度而言,这些蓓蕾的玫瑰,隐喻的绝对不会是女性。那么它隐喻着什么呢?直到某一天,我才蓦然明白,它隐喻的恰恰是男人,亦是男人的灵魂与肉体。而每一朵献给女子的蓓蕾玫瑰,表面上表达着男人们这样的话语:亲爱的,我把玫瑰献给你!潜台词却是:亲爱的,我把玫瑰献给你,我把我的阳具献给你!
羊皮鬼
2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16:27 只看该作者
第一期共6篇。已贴完。
花木蓝
2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21:24 只看该作者
顶!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2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2 21:39 只看该作者
来看下这期的文章
期待杂志中。。。。
羊皮鬼
2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4 12:35 只看该作者
热泪欢迎60分赐稿!
朱翠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11-15 16:33 只看该作者
杂志收到,是适合我口味的那类杂志。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