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仅供纯洁的童鞋们批判用
[17]堂吉柯德
Frake集团的牛三少爷,诸神国驻人间特派员,人类行为分析者
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5-13 02:44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仅供纯洁的童鞋们批判用
爱。但性爱越频繁,爱情就越遥远。九十年代间,男女主人公各奔东西,女的去了深圳,男的来到柏林,而且俩人都找到了性自由,但他们并不快乐。多年后俩人再度重逢,但却无法重温旧梦,影片于是以俩人黯然分手而告终。
触及政治禁区,该电影及导演因此在中国受禁,许多西方记者对此并不感到吃惊。而1965年出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娄烨也已有过类似经历。2000年时这位偏爱写实的导演就曾因为“苏州河”一片而被禁止工作两年。不过,娄烨却因此在国外成名,爱情故事片“苏州河”现已在中国以外的
38个国家放映过并获得过国际奖项。尽管如此,新禁令对娄烨还是有如当头一棒。“这一次对我是个震惊。因为这是2006年了,还有这样的禁令,这是对我的震惊。因为中国发展非常快,在这样一个非常自由的全国都向上走的大环境里,还会受到这样一个象十年前那样的禁令,我感到非常吃惊。”
长达140分钟的<颐和园>放映后,观众反应却不如放映前那么激烈。周而复始的性爱镜头以及爱情故事的扑朔迷离让不少普通观众感到失望。下面一位女观众的观后感并非个别现象:“性镜头多得令人疲倦。我心里总在问,显示这么多性,而且这么详尽,有这个必要吗?总的来说我觉得有点无聊。我理解不了剧中女主角的动机,不明白她到底有什么问题。我其实一直在等待天安门事件的出现。但当它出现后,其实它跟女主角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我觉得电影放到一半时来显示这些历史事件是有点强拼硬凑。不过,场面本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知晓中国行情的专家们都知道娄烨在打破禁区上的贡献,他们则赞扬这部影片既又具有高度政治性又富有激情。颐和园>
http://xb7902.blogbus.com/files/12421538090.torrent
Terminusbot 整理,讨论请前往 2049bbs.xyz
lvbing
神獸.
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5-25 21:04 只看该作者
你的種子不合法了
raul1943
柔软时光
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9-5-28 11:39 只看该作者
电驴上多的很
河殇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人目前只能低调,不能狂妄。推特@lxkrock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9 18:48 只看该作者
可以啊 不过挺慢的。。。。。。
秋千
ANTI GFW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9 20:39 只看该作者
片尾曲不错
benx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9 22:38 只看该作者
那首氧气也挺好听的
Yhard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0 02:27 只看该作者
去年大家都在看春晚的时候我在看这个片子。。。今年却不晓得该看啥。。。
SrAcer
党强加于人的世界观在无法理解它的人们那里最容易被接受。——《1984》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0 02:29 只看该作者
我不喜欢这影片,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Yhard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0 02:36 只看该作者
我没经历过89的那个运动,不过真的是很喜欢这个片子,我觉得这个该获奖的。。。只不过好像我看的那个版本好像还没最终剪辑,显得比较繁冗
我觉得娄烨很牛,很有才气
引用:
原帖由 SrAcer 于 2010-2-10 02:29 发表
我不喜欢这影片,有无病呻吟的感觉。
Yhard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0 02:41 只看该作者
转一篇豆瓣上的影评
娄烨 颐和园 什么是残酷青春?
文革时有人看手抄本《少女之心》,稍后有人看足本的《废都》,再后就是《上海宝贝》。青春期的人有这样的逆反心理,什么是禁止的,就要看什么。无论是在别人面前充做谈资的虚荣心,还是满足好奇心猎奇。
现在流行看禁片。色戒刚上,有人为了看梁蛋蛋打火车去香港看幸亏有互联网这个好东西。《色戒》梁朝伟的倾囊而出,《苹果》中的老牛吃嫩草,我都看了。炒作。真的没什么。最多只能算是《金瓶梅》中“×××××(删多少字)”的不良段落。
和娄烨的颐和园相比,差远了。
幸亏某人博克说了下载链接,让我有机会看片。不然除非以后我有资格看内部批判片,否则我一辈子都会以为这《颐和园》就是CCTV6放过的科教片。
拍了禁片,代价惨重。与《鬼子来了》类似,《颐和园》,因为违规参加评选,娄烨5年能不允许拍摄电影。
1点01G,2个小时20分钟。貌似是给电影发行管理方审片的版本,开头写着“制片人提醒注意,影片资料内容保密。仅供与此有关指定工人人员使用”。
故事很简单,一个漂亮的青春女生,1987年考上北京的大学,经历了疯狂的1989,越过2000年。2003年与从柏林回来的大学恋人相遇。但是同样经历了很多变迁的大学恋人突然在见面之后离去。从此之后,两人所处的地点虽然并不遥远,却从不相见。
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用多说。吸引人眼球的要素都会具备:性爱+青春毁灭+特殊年代的事件。还有很不错的音乐。复古的风格,无论是黑豹的Don’t break my
heart,还是罗大佑的青春舞曲,都是有深深的涵义。
不喜欢的人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质疑这部影片:比如特别文艺腔的女主角内心独白,特别晃的镜头,特别粗糙的胶片画面,特别多的露点。和《颐和园》相比,色戒的床戏根本不算啥。因为在欧洲,颐和园是21岁以下禁止观看。
当然还有特别多的不知所云的,或者说只是描述个人感受的意识流台词:“如果不是在一种理想中来考察我的生活,那么生活的平庸将使我痛苦不堪。而在我怀有这种念头的时候,我们碰见了。”
文学青年风格叙事般的叙事方式除了豆瓣,已经很少了。
我有一个痛苦,就是不能早生几年。赶上壮怀激烈的80年代。因为在此刻,我总是觉得没有人能特别理解我。(也许现在的每个人都这么想),然后我就会拒绝和别人进行交流碰撞。
但是80年代不会。这是一个喜欢思辨,谈论的概念的时代。大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看哲学,抽烟,谈论诗歌,他们生活中至少还有理想残存,还有信念依稀。他们可以讨论很多形而上的问题,来求得心灵的暂时安宁。而不至于被人反问一句:“哥们,有病吧?”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导演会刻意美化那个年代,美化理想的地位。就好像变形金刚的票房是我们80后创造的一样。经历一个时代,必然有感同身受。
一个经历过复杂时代,经历过时代变迁的人始终会比单一成长环境下的一代成熟。思考问题,绝对不是出生在物质充裕的独生子女所能理解的。即使因为环境被迫早熟的我,从那个时代来打量,还是一个不可信赖的80后。
那是一个特别思辨的时代,又是一个特别“傻”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我,精神上应该还有一片净土。你可以暂时停下来思考下,不用无时不刻向前向前。
还有这样的女生。郝蕾扮演的这种类型女生。她们漂亮,早熟,多情。在青春期过早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恋爱,(比如说娄烨《苏州河》里一直寻找马达的周迅),但是这样的女生往往成为了一个蛾子,最后只有或是被灯火吞噬,或是为了轰轰烈烈的青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无数的寂寞青春期,我一直幻想能河这样的女生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但是越往后长大,我就发现电影描绘的也好,现实生活也好,这样的女生往往会越来越不幸福。当一次次把感情投入的时候,那么最后必然会产生恐惧与害怕的情绪。就如同郝蕾在电影里所描绘的那样,忽而歇斯底里,忽而呆若木鸡,忽而判断力全无。
但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美好的东西被摧毁特别能震撼人。当年被全班同学谈论最多的女生却草草嫁人,暗淡地结束了自己的青春的时候,当把一个人的成长和一个时代相联系的时候,当一个大学生在1989年曾经壮怀激烈充满光芒的眸子开始黯淡时,当一个满怀理想的漂亮女生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的时候,这真让人感叹。
这大概就是残酷青春的文艺电影,它和大片不一样,它强调的不是你“看到了什么”,而是你想到了什么。不是构造一个侏罗纪或者一只怪兽让你啧啧称奇,而是让你发散思维,给你很多思考的空间。甚至是你能看着看着就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然后潸然泪下。
你可以不用去纠缠什么细节,比如为什么男主角的蓝衣服跨越了2个国家,几十年。我随便可以给你一个象征主义的说法,比如说象征他不曾改变的内心什么的,但是你必须心地敏感。
所谓青春影片之所以感人,只是因为曾经的自己。讲到最后,我们难过不是因为电影主角的命运,而是因为他描绘了古今中外都共通的道理——过去我们曾经做了很多傻事。我们害怕见到过去的自己。我们努力做很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平平淡淡终其一身,很不情愿地忘记年少时的梦和很多誓言,泯灭忘记。
片名为什么叫颐和园?娄烨说:我认为余红和周伟最美好的瞬间是在颐和园湖面上泛舟的场景,虽然这个场景很短。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何日君再来?
河殇
抱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本人目前只能低调,不能狂妄。推特@lxkrock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2 16:27 只看该作者
昨天把它看了 不停地出现床戏 不停地抽烟 讲述80年代 是个很好的题材 但它拍的是不是 失真啊? 80年代有那么开放吗??? 那些插曲很好 我很喜欢
喜欢黑豹的 dont break my heart
救赎的旅程
12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2 17:57 只看该作者
豆瓣上曾经有过一篇《颐和园》的过度阐释,写的很牛,只可惜被河蟹了
摔摔
微勃者,黑莓控,无业游民,强烈围观~
13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2-19 23:43 只看该作者
看看,看看~
我是陕西愣娃
1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8-29 16:43 只看该作者
床戏过多,都没有留意剧情,呵呵